证券时报记者汤亚平
经济数据发布、22家新股密集发行、股指期货1501合约最后交割、股票期权试点进入倒计时、经济数据公布迎来窗口期方方面面的重磅信息,使得本周成为A股牛市成色的关键一周。
其一,经济数据不理想。1月9日公布的2014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3%,PPI月度数据同比下降的持续时间已增加到34个月。但上周末并未出现货币政策利好。此外,1月20 日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将公布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以及12 月份的主要经济数据。总的看,经济在新常态下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基本面并未走坏,而经济数据的不理想,使市场存在春节前降准和上半年第二次降息预期。与此相对应,多数分析师认为股市运行总体平稳。
其二,股票期权试点倒计时。证监会1月9日宣布批准上海证交所开展股票期权试点,试点产品为上证50ETF期权,该期权将于2月9日正式上市。此次试点的上证50ETF,是以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为标的的性指数基金,50只标的股中有70%是蓝筹金融股,因此多数分析认为金融股、期货公司等将提升流动性溢价。
不过,本周一和该消息相关的品种并没有出现异动。以银行股为代表的上证50成分股多数出现下跌,部分银行股盘中跌幅一度超过3%。50ETF盘中最大跌幅也超过了2%,且成交放大也不是特别明显,这与多数分析师预计的机构将抢筹的情境有较大出入。金融蓝筹对此反应有何,仍有待观察。其三,保险资金输血券商两融未被叫停。1月9日,一则“保监会急召保险机构周六开会,保险资金为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的传闻震动市场,更被部分业内人士抬升到“A股大利空”的高度。而实际上,1月10日保监会资金运用部交易处召开的内部会议上,保监会并未直接叫停保险资金输血券商两融,而是向与会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了解业务情况,并提示相关风险。这一消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券商股的压力。A股本轮牛市行情在很大程度上是“杠杆牛市”,其中推波助澜的莫过于融资融券。最近有新动向值得注意:一是上周两融余额达到10679.57亿。两融个股多空强度整体上升明显,但市场上15只ETF的两融余额近期再次下滑。ETF两融降温与新产品上证50ETF期权即将上市有关。此外,融资融券余额数据在达到1万亿后上升速率明显放缓,场内资金加杠杆的空间有限,对行情推动的边际效用也在降低。其四,单周新股发行创纪录。周三有10只新股发行申购,全周共有22只新股进行网上申购,创下A股史上最密集的发行潮,单周发行数量高居榜首。据国泰君安研报,预计本批新股冻结资金总量约2.16万亿元,冻结资金的高峰将出现在1月16日,达到1.8万亿元;而上一批新股冻结高峰日冻结1.2万亿元,本批新股对资金面的冲击将强于上批。新股密集发行有调节指数的意味,发行节奏将根据市场需求有所调节。可见,政策总体上支持A股慢牛运行。其五,大交易平台换主角。周三,沪深两市有20只股票参与大交易,清一色为中小盘股,其中中小板股16只占比80%。而去年12月大交易单笔成交额位居前十的股票均为金融股,以“60”开头的大盘蓝筹股均在成交额前列。这一趋势在2015年首周得以延续,但昨日的大交易平台金融蓝筹登台的只有国元证券。从历史大交易成交情况看,大交易市场的活跃度往往与市场行情存在正相关关系。未来大交易是大盘股唱主角,还是中小盘成长股唱主角,是资金偏好的观察指标。其六,1501合约最后交易。本周还是期指交割周,1501合约将在周五结束交易。截至昨日,主力合约IF1501已是五连阴,远月合约跌幅大于近月。由于蓝筹股估值基本回归,相对于港股蓝筹,部分A股蓝筹已经出现大幅溢价,有些股票溢价率甚至达到50%以上,这必然吸引套利资金,从而导致国内蓝筹股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期指交割日临近,且市场处在时点,不少分析师认为本周后期市场波动可能加剧。总体上,本周大盘经历多重。沪深两市成交量持续缩减,意味着大盘面临方向选择。下周二是申购资金解冻日,又是宏观经济数据公布日,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