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名家专栏> 文章内容

鲸蓝·评 请你们放过范雨素

※发布时间:2020-11-28 10:17:5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这几天界和文化圈,甚至说整个新排行榜上,范雨素是避之不及的一个名字。我这里说的『避之不及』,其实是双向的。既是说范雨素引发的文化事件令我们猝不及防,也是说范雨素本人的被围堵令她措手不及。

  这样的范雨素,让很多人想起诗人余秀华。我很难认为范雨素能比余秀华幸运多少。相较之下,也许余比范在应对时更自如,而且,『脑瘫诗人』这顶帽子本不能被人拿来做文章的,但它不得不成为余秀华的最醒目标签,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同情心和扭曲的审美观。

  从《我是范雨素》一文来看,范雨素的叙事极具逻辑性,在某些地方又兼有诗歌语言的跳跃,加上与生俱来的一种独特的幽默,在微信的时代,那么长的一篇文章,倒不让人觉得乏味,几乎每个人都会耐心地读下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

  这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她的阅读经验,其次恐怕才是天分的作用。青少年时期的阅读书单,以及范雨素极富个性的先天特点,联合制造出了今天的范雨素。后来的生活不过是给予了她言说的素材。也就是说,假如她出身非贫寒,那么她有可能笔下写的是刻奇或非刻奇的生活,成为另外一个少年时就能写出《正在发育》的蒋。

  因此,我们即使读着范雨素夹带了成长史的文章,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过分拔高她的水准,过度她的才华,更不需要过激地她。

  因为,反复强调范雨素的农村和底层出身,接着去赞许她,就像视摇摇晃晃的余秀华为『中国的狄金森』,反而对她们是一种变相贬低和有色歧视。

  『讲真,对余秀华这位「特殊诗人」,我一点都不会去同情她。因为读一个人的作品,我们只有地去读文本和兵妹妹在机房本身即可,尽可能地不要去关注他(她)的身份和特质,这样才能保持较为的中立。余秀华的诗,语言天然本真,抒情水到渠成,总有那么一两句直戳。「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我们所能读到的,是余秀华对爱情、亲情、生活的和对的向往……但凡此种种,皆是符号和标签,语言不止是情绪单纯的载体,更是隐喻架构起来的碑林。我希望人们更多地去关注余秀华的诗歌,以及她那被遮蔽的不一样的部分,而不是「脑瘫诗人」这个尴尬的影子。』

  时至今日,面对余秀华的湖北同乡范雨素,仍然有人了自己的热心。难道我们关注她,就是为了让她火吗?还有,范雨素本人,希望自己一下子火起来吗?

  我们再想想,范雨素为什么会火?我有一个受到别人而出来的观点,已经与身边的朋友交流分享过多次。

  我以为,衡量一个写作者或者从事其他形式工作的艺术家的重要标准,原创性占有很大比重。无论是高如毕加索或者马尔克斯一类,还是琼瑶、村上春树、王小波、周星驰、王家卫等等,他们的显著特点未必是站在了多么高的巅峰,而是都在自己所独有的风格之下开立派,且无人超越。

  范雨素同样是这样。当然她还没取得上述众位名家那样的成就,但这样的端倪已经显露出来了。她的意识的,对文学的美、对的追求,无一没有在她那篇成名作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那种自歌自舞自、花开花落两由之的生活态度,正是那篇文章中朴素的力量之所在,而这也正是我们所提倡的人文和文艺本身的属性需要。

  余秀华亦在自己的朋友圈回应称:『好,我说一下我的看法,希望记者不要烦我:一,文本不够好,离文学性差的远。二,每个生命自有来处和去处,不能比较。三,每个坚强的女人都很辛苦,不值得羡慕。四,我都不愿意和迪金森比较,何况是她。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余秀华并非出于酸葡萄心理而说那样的话。范雨素当然也有她的局限,《我是范雨素》所能承载的文学价值也是有限的。她的火,一半是之前的机遇和编辑的眼光,一半则出于偶然、依赖运气。

  ,否泰难料。还未身处旋涡时的范雨素如是说:『昔日所云我,今朝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可见至少彼时的她,还是很有一些了悟命运的智慧的。

  所以,请你们在感叹于范雨素个性化文字的同时,认真那些文字带给我们的情感和生命中的真实、坦诚、爱、原谅和宽容,给予她基于平等的激赏、温度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