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名家专栏> 文章内容

60年代一青年收旧报纸才知生产队长是一等功臣曾受

※发布时间:2022-12-14 21:27:06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刚下过雨,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身上。沉睡的老人,柔和的阳光,如果床上的他不曾被疾病,一切会显得静谧又和谐。

  当时的孙景坤已经不怎么听清床边围着的人问了什么问题,但当有人问起近7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的细节时,他不假思索就能给出答案。

  说话间,他偶尔会执拗地将头扭向另一方,看着墙上挂着的一件已经洗掉色的绿军装。军装上点缀的,是各种各样的勋章,那是孙景坤一辈子的“盔甲”。

  孙景坤的一生,似乎印证了那一句“穿过军装,就是一辈子的军人”,那种军人的责任,的担当,会着他一辈子。

  2021年6月29日上午,在庄重严肃的,正举行建党一百周年“七一勋章”颁。老兵孙景坤因为生病,未能参加这场颁仪式,他只能静静躺在病床上,看着电视机转播的画面。

  他看着电视上那张自己的照片,看着主持人介绍自己的事情,间眼前似乎闪现了几十年前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拼杀的画面......

  朴实的老乡只知道他当过兵,并不知道他曾上过朝鲜战场,在朝鲜战场立过什么功劳。但英雄总不会被埋没,因为一张旧报纸,一等功臣孙景坤的身份,就这样被猝不及防地出来。

  1948年1月,坐标安东市(今辽宁丹东市),乡亲们老远便能听到一户农家小院传出阵阵锣鼓声和鞭炮声,走近了还能听到街坊邻居的贺喜声。

  今日正是24岁的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农会副孙景坤的大喜之日。当地百姓都爱热闹,簇拥着新娘子进了洞房后,便来打趣身为新郎官的孙景坤。

  娶了新妇,加上去年安东解放,农民翻身把歌唱,都分到了田地,对孙景坤这对小夫妻来说,未来应当是相当值得憧憬的。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对这对新婚夫妇报以浓厚祝愿时,7天后,孙景坤竟“丢”下了新婚不久的妻子,行囊,跑去当兵了。

  当地人对这件事情表达了不同的想法。有人说,孙景坤真,刚成亲就将美娇妻丢在家守寡,那战场刀剑无眼,子弹更无眼,能不能活着回来都另说呢,这不是害了人家姑娘;

  众说纷纭,他们都不知道,孙景坤的这个行动,也是得到妻子支持的。因为他们都清楚地意识到,国家目前还没有稳定下来,而安东,甚至是东北的解放,是以全国各地无数解放军战士以命、以伤换回来的。

  孙景坤入伍后,成为了东北人民解放军第3纵队8师24团7连(后改成第40军119师357团7连)的一名机枪手,由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参军不到一个月,他就跟随部队参加了解放四平的战役。身为机枪手,枪不离手。在当兵之前,孙景坤是个普通的农民,他甚至连枪杆子怎么握都不知道。

  经过训练,他由初时的害怕,到闯过敌人的炮火,开出第一枪,第一个敌人,孙景坤逐渐在战场上成长起来。

  1948年9月攻克义县时,孙景坤的从军生涯已经开始了八个月。在这场战役中,孙景坤立下了二等功,但小腿上也留下了一枚取不出的子弹。

  他跟着部队从北打到南,在战火中立下军功,在战火中光荣,也在战火中留下了一身的“荣誉勋章”。

  建国后,按照他的妻子之间的约定,待时间一到,他便可以归家,与妻子过上幸福相依的幸福生活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50年的6月,还没到孙景坤退伍复员的时间,朝鲜战争爆发了。

  其实从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北部苏军受降区的朝鲜,以及南部美军受降区的韩国就已经在三八线多起纠纷。

  而对于中国来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竟然还分兵往中朝边境冒进,这几乎是打到了我们的口。而孙景坤的家,安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更是紧挨着鸭绿江。

  因此,当宣布征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奔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的计划时,他立即便报名征选。经过了层层选拔,最终成为了一名志愿军。

  接到中央上的命令后,孙景坤和119师的其余志愿军一起,紧急奔赴丹东,就地修整,随时等待作战出击。

  尽管部队驻地距离孙景坤家就在不远处,尽管他自从参军后便再也没有回家见过家人,但战况紧急,身在丹东,隔着鸭绿江江面,他似乎隐隐约约都能听到对面不时传来炮火的声音,也知道战争可能在下一秒就爆发,为防意外,他不能离开部队。

  但孙景坤想到大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爆发,总是摇头否定了战友的这个提议,在部队待命的那40天里,他一次未对上级提过回家探亲的要求。

  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10月19日深夜,人民解放军第40军,将经过丹东鸭绿江大桥,秘密奔赴朝鲜战场。

  当时的敌军压根就没有料到,自己会与一支“不明队伍”产生碰撞,也正因为出人意料,给敌人来了个措手不及,加上志愿军初次奔赴朝鲜战场,各个都如猛虎下山,直接便打的敌人头脑,不知所措。

  但战场毕竟是战场,伤亡总会存在。不巧的是,作战途中,刚刚奔赴朝鲜战场不久的孙景坤,便被敌军投下的一枚炮弹炸伤了大腿,顷刻间鲜血就浸润了裤子。

  这次作战的意外事故,虽让孙景坤伤了腿,却并没有浇熄他征战沙场的想法。在医院将伤养好后,他便立即申请出战。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看着孙景坤坚毅的眼神,最终医院只能放他出去。不久后,在志愿军某部的安排下,孙景坤搭着对前线运输军用物资的军列,第二次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

  可这回不巧的事情却再次发生。人和物资尚且还没抵达战场,这辆军列就引起了敌空军的注意。在敌军的狂轰滥炸之下,车翻了,人跳下车后也在慌乱中失散了大半,孙景坤再一次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络。

  靠他一人,如何能抵达朝鲜战场?没办法,孙景坤只能沿着来的线,走回丹东,寻求帮助。靠着老部队的帮助,这一回,命运可算没有再与他开玩笑。第三次跨过鸭绿江,找到部队后,孙景坤立即便奔赴了战场。

  行军打仗那些年,他不知多少次见到战友被枪炮,炸伤,血糊一脸,也不知多少次见过原本还安安稳稳的房屋,在敌军的几次轰炸下轰然倒塌的画面。

  1952年的10月,美方开始策划集中兵力向上甘岭地区发动进攻,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当即要求志愿军积极制定战术,以反击敌军,支援上甘岭。

  任务艰巨而重要,357团领下任务后,连续开了4次会议,不断进行作战方案的沙盘模拟以及调整,最终定下了攻打位于坪村南山161高地的作战计划。

  161高地地理特殊,由四个山包纵横相连,形状看起来犹如。更重要的是,当时美军在这块高地上部署了大量兵力,仅仅陆战一师七团一营三连一个连队对方觉得不够,还另外添加了一个加强的火力排防守。

  而在前不久的作战,出于作战需求,我军刚刚放弃了位于161高地北面的130高地,美军占领130高地后,这两个高地俨然成为了美军新修建的一个防御体系。

  最终,357团凭借着武器的加强,以及孙景坤等志愿军经过数个小时的作战,我军成功拿下了161高地。

  谁曾想,敌军贼心不死。第一天我军攻下了161高地,他们转头就调取了更多的精锐武器和士兵,对着驻守在高地的志愿军展开了更加猛烈的进攻。

  当时的161高地在敌军的围困之下,已经犹如飘荡在海面上的一叶孤舟,只要海浪猛烈一些,便很有很能翻船。

  深知高地中的我军正面临着怎样艰辛的作战现状,那些人还是与他朝夕相处的战友,孙景坤几乎来不及思考,就直接闯入了357团3营指挥部,请求参战。

  敌空军飞机正在空中如鹰隼一般俯视地面作战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往孙景坤几人前行的方向投掷一枚弹药。

  但孙景坤毕竟作战丰富非常丰富。他观察了一下情况,当即作出一个决定:要借助敌人的火力死角冲上高地。

  这方面也要感谢一下161高地特殊的十字状地形,孙景坤和战士就在敌人机枪扫射死角的掩护下,扛着子弹手榴弹,快速前行。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飞机上敌军的视线,孙景坤看着敌军投掷后,地面扑腾而起的粉尘,为争取时间,他决定冒一次险。随即就带领战士们深憋一口气,往那粉尘里钻去......

  前不久在两个排志愿军的艰辛作战下,虽打垮了敌人的多次反扑,但损兵折将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整个阵地只剩下了副连长支全胜以及5名战士尚且存活。

  在孙景坤带领战士们前来支援前,他们已经将爆破筒和手榴弹抱在了怀中,做好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想法:反正就算我死了,也要拉上一个敌军垫背!

  上高地后,孙景坤便看到地上躺着很多我军将士的尸体。他尚且来不及心痛,便听到了一声中气还算十足的喊声:“老孙!你们可算来了!”

  支全胜一看援手已到,早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想法抛到了脑后。作战,只要他还在一刻,便会作战一刻!

  来不及多说,为了防止敌军下一次进攻,孙景坤立即给增援的战士们安排了一个作战方位,并将他们一箱箱扛上高地的子弹和手榴弹放在身边,方便随时取用,做好作战的全面准备。

  作战期间,孙景坤带去支援的战士接连。战争结束后,整个阵地上只剩下孙景坤、支全胜以及另外一名周姓战友还能继续战斗。

  孙景坤曾经在敌军发动一轮轮进攻之际,被震晕过去一次,随后还是被战友们硬生生从炮弹掀起的泥土中挖出来的;

  而支全胜的情况就更不好了,他走到半道,敌人飞机落下的一枚炮弹在他附近爆炸开,直接将他的腿炸伤,最后还是靠着孙景坤和战友们轮换着背,才将他背下了高地。

  难怪即便到现在,回忆起那场惨烈的战争,孙景坤老人的眼睛都会瞬间湿润。他说:“那场激战下来,好多战友都了,阵地上最后只剩下我们4个人。”

  战争结束后,由于作战勇猛,了敌人的冲锋,了上甘岭高地,孙景坤荣立一等功,并获得了朝鲜颁发的一枚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打完161高地,孙景坤在朝鲜战场的征战还没有结束,他养好伤后,很快便又投入了新的战争.....

  作为在战场上以命得到多个荣誉勋章的战斗英雄,本可以给他安排一份工作,但孙景坤退伍后,却什么也没说便回了老家丹东。

  临走时,他能带走的,除了这些年在战场作战时的那些回忆,小心翼翼保存在盒子中的荣誉勋章,再有的,便是身上的那件绿军装。

  回丹东后,孙景坤将自己的党组织关系转交到村党支部,对自己的功劳只字未提,随后他成为了一名复员的军人,也重新做回了老本行——种地。

  与多年未见的妻子相逢,孙景坤的心中既高兴,也。不过这回,国家太平了,他可以陪妻子一起种地,一起抚育儿女,慢慢变老。

  据孙队长的女儿孙美丽说:“父亲自当了生产队长后,每天都忙得不着家,吃完饭就带上一把锄头或铁锹出门,走到哪,干到哪,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

  近5年过去了,生活平静,孙景坤也以为自己会一直这么平静地生活下去。然而没成想,最后邻居大侄子收报纸,却意外将他曾经的战斗英雄身份给捅了出来。

  当时还是60年代末,农村的经济情况一般都不大好。这种情况下,村子里的小年轻可不得想点法子,给村子集体创收。

  经人介绍,山城村的一些年轻人找到了一个好活:去丹东市的一家造纸厂帮忙搬运旧书造纸浆,促进循环利用。

  造纸厂要求倒也没有那么严格,一些品相看起来比较好的书籍和报纸,在所拿不多的情况下,年轻人们是可以将它们带回村当阅读刊物的。

  当时收报纸收旧书的年轻人中,有一个十几岁的小青年,叫张德胜,从小对军事题材的东西就非常感兴趣。包裹打开后,他径直便在书籍堆中找起来。

  张德胜来不及多说,抱着书就往孙景坤家跑去。一想到自家二大爷是抗美援朝一等功臣,他都忍不住心潮澎湃。

  张德胜一得到这个答案,也不等孙景坤这边后续如何,便喜不自禁地冲出去,他要将这个消息广而告之。

  很快,不少村民都知道了孙景坤曾上过朝鲜战场、打过仗、拿过的时候,大家一窝蜂地跑到孙景坤的家中,打听他在朝鲜战场的事情。

  当时的孙景坤心情其实并不平静。但曾经获得过的那些荣誉勋章毕竟已成过去式,他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挺满意的。因此,村民们急着问,孙景坤却从不肯多说。

  那年,丹东市记者正在山城村采访当地大棚蔬菜种植的事情,一名村干部”多嘴“说了句:我们村还有一个战斗英雄哩!

  记者的好奇心被引起,同时也意味着孙景坤的“平静”生活将到此结束。在记者的软磨硬泡下,孙景坤整理了理思绪,这才将他在战场上的那些故事娓娓道来。

  就这样,一个英雄的形象通过记者的报道,再一次展现在了全国人民的面前,紧随而来,便是不断的采访,慰问的人群也接连不断。

  而孙景坤对“爆红”后生活的反应也非常可爱,他抱怨村说,“你给我带来麻烦哩!家里总来人,我都没时间下地干活了。”

  从1955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六十余载,孙景坤这个英雄,也默默无闻地当了六十多年的农民。

  这六十多年里,孙景坤也多次陷入困境,但每一次,他都咬牙挺过来,再困难,他都不曾有过去找老们寻求帮助的想法。

  和其他从战场上幸存的老兵一样,孙景坤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和那些的战友们相比,我这已经非常好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不久前,丹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了让孙景坤得到更好的照料,特意将他安排进了市光荣院,安享晚年。当时老人唯一的要求,就是带上他在战场上穿的绿军装。做梦梦见掉头发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