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名家专栏> 文章内容

新鲜出炉!中学生暑期生活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17-9-6 17:18:5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新闻策划兰君 青岛晚报记者 卢刚 校园记者 周韫涵 苗雅宁 张经纬 陈一凡 赵飞宇 华奕恺 葛畅 刘甄琦 孙子越 曲骊如 江楠 王琮

  精彩漫长的暑假巳经画上句点了,回首这个夏天,回归校园的少年们不禁要问问自己:我制定的假期计划都完成了吗?我的暑假过得值不值?这个夏天我是否get到了独一无二的成长收获?……正值后暑假时代,青岛晚报校园记者们发起了一项针对同龄人暑期生活的全方位专题调查,通过阅读、远行、班、方式、社会实践、创意生活等大项的调查来鉴定同学们的“暑期生活质量”。来自青岛2中、青岛实验高中、青岛17中、实验初中、39中、47中等学校的校园记者们参与了本期调查,他们以大规模调卷的形式邀请同龄人参与,覆盖范围几乎涵盖市区各大高中、初中。在完成问卷调查之后,他们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和真实的统计数据出炉了一份“岛城中学生暑期生活质检报告”。

  经校园记者们统计,在发放的近千份问卷中,几乎所有参与调查的中学生都制定了暑假阅读计划并选定了阅读书目。因图书的体裁、类别、篇幅不同,同学们之间的阅读量存在较大差异,经统计,大家暑假读书量平均在2—4本之间。根据回收问卷显示,名著和经典文学类图书占到了同学们暑期阅读书目的60%,在高中生的暑期读书排行榜中,《百年孤独》《狼图腾》《解忧杂货店》,在初中生的暑期读书排行榜中,前三甲被《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盗墓笔记》占据着。在调查显示的阅读书目中,逻辑推理类小说的阅读比例占到了20%,高于科普类、魔幻类、散文类读物。借着逻辑推理小说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大热,日本作家东野圭吾也成为最受他们欢迎的当代外国作家。

  校园记者们经过统计发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老舍、鲁迅、钱钟书等国内大家的代表作,《百年孤独》《山伯爵》《简爱》《呼啸山庄》《海底两万里》等外国文学佳作,始终是暑假固定且经典的必读书目。而《了不起的盖茨比》《偷影子的人》《白夜行》等时下畅销书目也不断刷新着中学生的书库。

  “暑假本该是旅行、外出、夏令营的大好时间,但根据我们此次调查的统计,中学生假期外出的几率却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高。”参与调查的青岛实验高中校园记者赵飞宇表示。“进了高中根本没时间外出旅游或参加夏令营了。”青岛二中校园记者周韫涵告诉记者,这是接受问卷调查的同龄人一致的想法,高考、各项竞赛和学校的活动依然是高中生暑假的主旋律。在参与调查的市区中学生群体中,假期出行率仅为30%,高中远低于初中。

  与只有30%的假期出行率相比,在接受调查的中学生人群中,暑假班的安排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在所有回收的问卷中,仅有一名同学写下了“没有安排课外班”的留言。在参与调查的中学生人群中,英语成为报班人数最多的科目,接下来依次是数学、物理和化学,在参与调查的初中生群体中,地理、生物两门小三科科目也成了热门的报班科目。高二学生娜娜(化名)的假期班是这样安排的:数学、物理、英语、化学,每天4节课,共计8个小时,已经连上了一个月。娜娜说,高考压力当前,必须清楚自己的弱项趁暑假赶紧补起来。初二学生小颖(化名)的班安排也不逊色:周一到周五,英语每天大约两节课,共4小时。语文、数学、物理,报了10天的强化班,每天1小时20分钟,还有每周末的地理课,每节课两小时。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校园记者们发现,参与调查的同龄人平均每天至少要上3小时的班。“虽然中高考压力巨大,但我们不能盲目地报班,要在分析自身优势劣势的情况下选择性报班,另外父母不必过于焦虑,越俎代庖,在学习上我们更清楚自己的优劣。”青岛39中小记者华奕恺在调查报告中深有体会地说道。

  是暑假不变的快乐主题。好友扎堆、闺蜜抱团、拓展一下朋友圈,没有什么比更合适get这些技能。在回收的问卷中,校园记者们发现,地点从各类餐馆、咖啡馆、到商场、游乐场、电影院,无所不包,其中聚餐、电影、密室逃脱依然是最受欢迎的三大方式。“花费在50元到80元之间,性价比高。”成了同学们热衷于三大方式的基本原因。

  青少年的花费项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校园记者们通过整理问卷发现,参加最多的同学“每周三次”,而最少的同学则是“这个暑假一次也没有”。经统计,的花费从30元到150元不等。通过问卷他们发现,花费总额最多的是1500元左右,最少的则没有支出。通过核算,参与调查的同龄人暑假平均花费是在700元左右。对于这个数字,参与组织调查的校园记者们表示“数额合理,可以接受。”“假期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和要好的朋友们在一起,合理的是拓展朋友圈、增进交流能力的好机会。”青岛17中校园记者刘甄琦在调查报告中写道。

  在“社会实践”的调查题目中,校园记者们排查发现,并没有多少叫人眼前一亮的活动。调查显示,到敬老院关爱老人、去福利院看望自闭症儿童、参与社区义务劳动……“老三样”的活动依然是暑期社会实践的重头戏,缺乏惊喜和创意。“并不是说这样的活动没有意义,不要参加,我们应该冲破一些固有观念的,让自己的视野和格局更开阔一些,我们应该更倾向于通过有创意的、带给自己独特成长体会的社会实践来丰富经历、体现成长价值。”青岛实验高中校园记者苗雅宁俨然对“有价值的课外成长”有了自己的理解。

  令人欣慰的是,风靡各大高中的各种模联、峰会和商会等活动在近几年的暑假愈演愈烈,普及程度也更加广泛,不少参与调查的高中生都写下了“模联”等头脑风暴式的实践活动。无独有偶,校园记者们从问卷中发现,有高中学生与同学组织了一场主题义卖,将义卖获得的1200元人民币捐给了自闭症儿童协会,还有的同龄人组织班级赴公交总站展开了义务上岗体验活动,还有的同龄人在暑假跟米其林二星厨师学习了西餐制作……“视野有多宽,我们的课外实践就有多丰富!”校园记者陈一凡认为,暑假需要独特的体验和有料的经历,“阅读、学习、行走、实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八个字才是暑假的关键词。走出去参与游学、夏令营会让你放松心情、拓宽视野,同时亲近大自然,远离网络。留下来就走进社会,有目的地参与实践,丰富你的经历,增强你的能力。相信这样的暑假才会让你更加自立自信,有所成长。”

  兰君,兰姐姐。青岛晚报资深教育主编、晚报小记者团负责人、中科院家长学院特邀专家、中小学生作文指导专家,校长传媒专栏作家。其主持的品牌栏目作文课、兰姐姐热线、 家长学堂、教育三人行等多年来广受好评。著有《父母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优秀母亲教子锦囊》。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