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在“第十四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黄洪就“银行业保险业助力经济新动能发展”发表主题。
黄洪指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金融风险趋于,经济金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特别是银行业保险业实力今非昔比,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285万亿元,居全球第一,保险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中,内地11家银行和7家保险公司上榜。
但也要看到,国际上中美经贸摩擦、大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地缘危机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供给侧结构性进入深水区、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金融风险依然点多面广。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应对需求缺乏、成本压力、资源约束、环保要求、风险底线等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不仅是我们有效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确保经济社会大局平稳的有效手段,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健运行的有力抓手。
黄洪表示,从银行业保险业的功能作用看,银行保险机构通过服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能够有效助力发掘经济新动能,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第一,通过服务新技术助力培育经济新动能。纵观人类发展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科技进步的历史,新技术是经济新动能的根本所在。在工业发生之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对常缓慢的;伴随着工业、能源、信息、生物等技术不断发展,最近200多年间全球经济出现了指数爆发式的增长,人类生产生活的效率出现了更新换代式的提高。当前,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5G / 6G、量子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和潜力,很可能引领下一次的科技和产业变革。但是,新技术的前期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后期的测试和商业应用也充满不确定性,需要充足的风险保障。银行保险机构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提供信贷及风险保障等渠道,积极支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目前,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设立科技支行或专营机构超过750家,保险业已累计为3700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提供风险保障5300亿元,未来银行业保险业还将继续通过组织流程和产品服务创新,为新技术发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第二,通过服务新产业助力培育经济新动能。从发展经济学理论看,持续的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发展壮大的直接动力来源,新产业是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内核。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新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在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智能农场等新型农业发展迅猛,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工业不断取得突破;从我国发展阶段看,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娱乐、旅游、养老、健康等现代服务领域的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强。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服务新产业发展壮大,在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有序退出“僵尸企业”盘活存量的同时,通过融资、增信、外部投贷联动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贷款约1.4万亿元,9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超过40%。我们将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把握和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新产业相关金融服务。
第三,通过服务新业态助力培育经济新动能。新业态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相结合,了传统认知和经营模式,是经济新动能的重要表现形式。新业态通过深度优化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在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对投资也有积极的拉动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近年来,共享经济、电子商务、信息消费等新型业态持续发展演进,内涵不断丰富,规模快速扩张。前三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5.8万亿元,同比增长20.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20%。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提供线上支付、资金托管、增信、授信融资、风险保障等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为新业态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现代金融条件,未来还将继续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基础上,创新特色化金融产品,支持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黄洪指出,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保险业自身的革新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动能。当前,银行业保险业通过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不断跨时间、跨空间配置金融资源的能力,经营模式不断优化,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产品创新不断深化,全面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得性,有力支持了经济转型升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鼓励银行保险机构立足于本源和主业,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深化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合理加大科技投入,围绕金融业务场景化、智能化,进一步推动金融产品多样化、个性化,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覆盖面。同时,我们监管自身也将注重科技应用,强化科技支撑,改进监管方式和监管工具,不断提升监管有效性,为银行业保险业创新营造良好稳定的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刘硕和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