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P)为101.5986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增长2.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3.9%,但四季度同比增长4.6%。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1.9%,对外贸易实现正增长。
1986年P第一次突破1万亿,之后用了14年的时间,在2000年第一次突破10万亿。2006年P突破20万亿之后,了加速模式,每两年就突破1个十万亿整数位,到2016年,中国P已突破70万亿。随后,P实现了每1年就突破1个十万亿整数位。最近两年,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作为基数的总盘子越来越大,在2020年也跃上了100万亿。
2020年全球经济下降5.2%,P总量为83.18万亿美元,中国在全球中的P占比将从2019年的16.3%提升至18.8%。美国P总量将跌到20.8万亿美元,中国占美国P将从67%提升至73%,最快在2028年中国名义P将超越美国,疫情明显缩短了反超的时间。
四季度中国经济强劲增长6.5%,已超越疫情前正常水平,成功实现“V”型反弹。2020年经济前低后高,逐季回升。管清友指出,一季度触底回升,前三季度有负转正,四季度超越疫情前水平,全年2.3%的增速大超市场预期,也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表明中国经济从危机中持续复苏,2021年延续高速增长。
一、拉动全年经济稳健回升动力,由工业生产端逐步向需求端转移,供需平衡性明显改善。如四季度P增速较三季度提高1.6%,其中工业、消费分别环比提高1.3、3.7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三季度加快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三产业的增速差,由二季度的2.6%,缩小到0.1%,表明疫情稳定后服务业快速恢复。
二、全年生产、出口好于预期,消费恢复整体偏慢。全年工业和出口分别增长2.8%、4.0%,而消费增速仅为-3.9%。
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已达到甚至超过潜在增速水平。第四季度当季增速已回升至6.5%,不仅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也超过潜在经济增速水平。
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和增加值增速全面领跑其他产业,经济中的创新成色更浓。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回升,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整体制造业增速13.7个百分点。
五、农村收入和消费表现好于城镇。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9%,远高于城镇的3.5%。与此对应,消费增速也是农村高于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2.9%,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下降3.8%。
六、房地产市场表现亮眼。一是房地产投资增速稳健提高,从2月份的-16.3%提升至年底的7.0%;二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如全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6%,而商品房销售额增长8.7%,表明房价在提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研究员冯柏对金融界表示,综合来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经济复苏取得积极成效,全年P增长略超预期,在全球“一枝独秀”。
同时温彬提到,也要看到内需的回升中还存在波动,消费、基建投资等恢复过程中会遇到困难,经济恢复基础尚需进一步牢固。
展望2021年,温彬认为疫情防控形势仍然是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主要变量,预计全球经济将整体延续缓慢复苏走势,国际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这些因素将进一步通过贸易、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等途径传导至国内。国内疫情防控不容掉以轻心,个别地区出现疫情反弹,但预计不会影响经济复苏的整体进程。
在温彬看来,下阶段,促进消费加快回升仍然是提振内需的关键,服务性消费的复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中低收入群体就业和收入情况将影响消费走势,提升就业质量、保障居民收入仍然关键;受房地产融资政策收紧影响,房地产投资将受到一定,房贷收紧也将进一步影响个人购房需求;宏观杠杆率的上升、金融风险的抬头等提升了防风险的重要性。
货币政策方面,既要满足经济主体需求,又要避免“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货币信贷增长要与经济发展所需相一致,M2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逐渐回落至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结构上,要提升宏观政策的精准性,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力度。
在力保经济总量的同时,供给侧继续推进,反映在经济结构上,就是“帮扶不减、自发增长保持强势”。从“逆周期调节”角度来看,我国正在从“后疫情”时期的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迈进。
第一阶段,以性帮扶为主,表现为地产基建作为主要支撑,“逆周期”调节动作明显。这一阶段通常表现为部门杠杆率大幅抬升。
第二阶段,企业盈利逐渐改善,内外需回暖,民间投资触底回升,社会经济“自发式”修复。国民经济总杠杆持续“筑顶”。
第三阶段,帮扶逐步退出,对应着部门的“降杠杆”阶段。地产监管适度从严、基建投资触顶回落,制造业投资和更能反映社会经济活力的消费、订单等指标持续攀升。
张玮表示,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应该属于第二阶段,即以地产基建为表现的“性帮扶”发力不减,而以消费、外贸、服务业和制造业为表现的“经济自发性增长”也已经撑起了经济的“半边天”。整体社会生产结构更健康。
2020年12月的CPI、PPI都出现从跌转涨,引发市场关注中国出现通胀。如果今年疫情影响结束,全球经济大幅反弹,生产秩序重组过程会造成“人为短缺”,助推国内通胀上升。加之未来美国无风险收益走高,中美利差有可能引发汇率反转,中国短期进口负担增大,都会引发输入型通胀走高。对中国经济来说,要通胀上升的风险。
张玮预计今年年中以前,国民经济将进入到“后疫情”复苏的第三阶段,但对于宏观杠杆和信用投放的不必太过担心。
根据国新办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但是,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就业民生保障有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P首破百万亿,唯一正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是唯一一个正增长的。
农业基础安全边际增强,猪周期下稳物价。第一产业增加值777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生猪生产持续较快恢复。
工业逐渐恢复,战略新兴行业高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增长2.6%。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从产品产量看,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微型计算机设备同比分别增长19.1%、17.3%、16.2%、12.7%。2020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5%。四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0%,比三季度上升1.3个百分点。
服务业分化加剧。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增长2.1%。服务业逐步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与上年持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9%、7.0%,增速分别快于第三产业14.8、4.9个百分点。
消费恢复缓慢。市场销售较快恢复,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房地产拉动投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89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9%,制造业投资下降2.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0%。
对外贸易实现正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2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26亿元,增长4.0%;进口142231亿元,下降0.7%。进出口相抵,顺差为37096亿元。
就业数据好于预期,但需结构性隐性失业长期复杂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上年水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明显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202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年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比上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继续缩小。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经济数据表现整体好于预期,预计经济政策转向会加速,结构性仍然是未来经济、金融等发展的主旋律。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2021年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仍需不断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未来应重点关注经济复苏不平衡的问题;信用过度、过快收缩的问题;房企融资收紧导致的各种风险问题;新兴产业盲目竞争、急于求成的问题;房地产资产价格出现结构性泡沫的问题这五个方面。
【公告抢先看】晚间重要公告:金博股份与晶科等签署长期合作框架协议,特变电工子公司与上机数控战略合作面部痣的位置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