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6月份,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5%;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5.5%。业内专家预计,未来我国通胀水平温和可控,物价绝对水平不高及维持平稳运行态势将为政策调控提供良好的操作空间和。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表示,6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2%,影响CPI上涨约1.73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5.7%,教育服务类价格上涨3.2%,居住类价格上涨2.5%。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2%,影响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和蛋价格下降较多,降幅分别为16.7%和9.3%,合计影响CPI下降0.56个百分点;鲜果和鲜菜因去年同月基数相对较低,价格分别上涨9.9%和5.8%,合计影响CPI上涨0.28个百分点。
“CPI同比上涨主要是翘尾因素拉动,新涨价因素较弱。”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说,6月份CPI翘尾因素为全年最高,比上个月上升0.14个百分点至1.16%。虽然翘尾因素上升,但CPI涨幅没有扩大,这主要是由于前6个月新涨价因素拉动CPI上涨约0.3个百分点,比上月下降了约0.2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较弱。
“6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0%,影响CPI下降0.20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受部分鲜活食品价格下降影响。”绳国庆说,6月份,鲜果、猪肉和鲜菜供应相对充足,价格分别下降4.2%、3.4%和1.1%,合计影响CPI下降0.19个百分点;鸡蛋价格前期较为低迷,6月份受蛋鸡存栏减少及气温升高产蛋量下降影响,价格由降转升,上涨6.2%。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部分地区暴雨对食品供应带来局部影响,但对全国食品价格的影响有限。由于生产时间周期,对食品价格的影响可能在7月份。
6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1%,影响CPI上涨0.05个百分点。临近暑假,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5.2%和1.7%;住房租赁进入旺季,房租价格上涨0.3%;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中药和西药价格继续走高,分别上涨0.4%和0.6%;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柴油价格分别下降2.1%和2.4%。
此外,数据还显示,6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为近年来相对较高水平。
刘学智说,从2015年初以来,核心CPI处于逐渐稳步上升过程,两年多以来从1.2%上升至2.2%。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增长动能转变以及居民消费升级,服务业增长势头较好,带动服务类价格上涨,这是核心CPI趋势性稳步上行的重要原因。
在主要工业行业中,同比涨幅回落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分别上涨33.2%、14.9%和13.8%;同比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上涨24.5%、13.9%和7.7%。“上述六大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上涨约4.4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80.0%。”绳国庆说。
据测算,在6月份5.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4.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8个百分点。
绳国庆分析说,6月份,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加工工业价格由上月下降转为本月上涨0.1%;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
从主要行业看,涨幅扩大的有造纸和纸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上涨0.9%和0.6%;由降转升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纺织业,分别上涨0.4%和0.1%;降幅扩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业,分别下降2.3%、2.1%和2.0%。
刘学智表示,PPI从去年初开始回升,预计今年PPI平均涨幅将超过5%,比去年上升约7个百分点,结束近5年的通缩。工业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带动企业盈利提升,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和投资意愿,拉动工业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据分析,年初PPI快速上涨主要集中于初级工业产品,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近几个月PPI回落主要是前期飙升较快的行业冲高回落,目前逐渐盘整到较为均衡水平,价格涨幅波动减弱。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调整重组,行业集中度提升,结构性矛盾逐渐改善。
6月份,我国CPI、PPI同比涨幅均与上月持平。总的来看,当前我国物价上涨压力较小,但不排除四季度食品价格上涨带动CPI回升的可能。
刘学智表示,由于6月翘尾因素是年内最高点,三季度随着翘尾因素的回落,预计CPI同比可能走弱。总需求的小幅回落、监管政策去杠杆防风险导致流动性有所收紧、市场利率小幅走高,这些都会导致物价承压。去年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2%,去年4-6月猪肉价格同比涨幅超过30%,高基数是今年上半年食品价格负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去年下半年食品价格基数走低,涨幅下降3.2个百分点至3%,今年下半年食品价格有望同比回正。在食品价格回升的带动下,第四季度CPI也许会略有上升。
PPI方面,二季度之后经济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不会显著拉动需求,企业补库存周期逐渐减弱,工业和制造业生产回暖势头有所放缓。目前翘尾因素依然较高,随着下半年翘尾因素逐渐下降,预计PPI涨幅总体趋于回落。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接近相对均衡水平左右波动,不排除个别月份回升的可能。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今年我国通胀水平大概率会呈现“前低后高”的情况,但通胀的“后高”将大概率不会超过2%的水平,全年既不会存在通缩,也不会发生滞胀。
连平表示,今年年内物价平稳运行,不是货币政策关注的主要目标。物价绝对水平不高及维持平稳运行态势为政策调控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和,有助于经济平稳运行。部分行业市场出清和产品价格回升推动工业生产,助推经济增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下半年仍需稳中求进总基调,保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不变,但要增强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