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数据> 文章内容

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在即 国际机构调高中国经济预期

※发布时间:2018-5-11 18:24:0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多家机构预测,一季度P增速或为6.8%,已发布的各项指标如工业利润、财政收支、进出口等数据进一步印证中国经济开局向好。一些国际机构也随之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结构调整有序推进,新动能新亮点不断涌现。与此同时,贸易摩擦增多等因素加大了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三大攻坚战任务艰巨,防风险与稳增长平衡难度提高,巩固经济良好运行态势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中国经济整体的良好表现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信心。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交通银行、兴业研究公司等多家机构预测,一季度经济增速为6.8%左右。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预测则更为乐观一些,二者预计一季度P增长6.9%左右,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称,今年完成全年增长6.5%的目标没有问题。2017年经济增长受供给侧结构性、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净出口改善等因素推动,这些因素在2018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动能,推动工业生产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增速略有提高。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的持续作用下,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迹象初显。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一季度P增速总体平稳,不会比去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将高于全年6.5%的增速预期。

  认为,一季度经济发展思出现了深远变化,从关注经济增速向发展经济质量转变。新能源汽车、集成电、工业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传统产业从“量”上去产能,到“质”上升级,加快发展新经济,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发力点。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认为,2018年第一季度P可能同比增长6.8%,与前值持平。2018年第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高于2017年第四季度,带动第二产业P增速反弹。货运量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的放缓或将带动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P增速下降。

  交通银行发布的一份研报预计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为6.8%,全年经济增长可能前高后稳,整体运行平稳。消费增长有所减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略有下降但依然是最大动能。年初出口增势较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持续增长。

  此外,国际机构也对中国经济保持着乐观预期。4月12日,世界银行将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的6.4%上调至6.5%。亚洲开发银行4月11日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经济今年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P增长率预计为6.6%。

  从先行指标来看,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延续去年良好态势。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份PMI指数分别为51.3%,50.3%和51.5%,连续20个月位于50%以上的景气区间,制造业呈现稳中有升的较好发展态势。今年1~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5.3%,54.4%和54.6%,连续7个月稳定在54%以上较高水平,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从工业生产看,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所加快,生产结构持续优化。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2%,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收入起步向好,盈利能力增强。今年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1%,增速比2017年12月份加快5.3个百分点,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分析,工业生产、销售增长加快,抵消了工业品价格涨幅回落的减利因素,使工业利润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深入推进,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变化,工业收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企业效益开局向好。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和服务业经济质量的不断提升,夯实了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并有效促进了我国居民和收入的提高。

  从居民收入看,实体经济发展带动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业状况明显改善。今年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就业形势稳定向好,意味着收入稳定增长基础扎实。

  从财政收入看,1~3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6%。其中,受工业生产运行加快、服务业景气持续提升、消费市场较为活跃、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等带动,1-3月工业、商业、改征、国内消费税、进口环节税同比分别增长16.6%、21.1%、22.9%、28%、14.4%,合计拉高全国财政收入增幅约10个百分点。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较快增长,反映出我国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条件不断累积。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深入推进,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继续提升。工业和服务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结构优化,新动能加快成长,消费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工业生产结构逐步优化,去产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工业品市场供需关系得到较大改善。一季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新兴产业规模扩大。1~2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4%,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7和1.2个百分点。

  3月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MI分别为52.2%、53.2%和53.1%,分别高于制造业总体0.7、1.7和1.6个百分点,表明随着供给侧结构性的不断深入,新动能培育加速推进,制造业不断向高端迈进,供给质量进一步提升。

  一季度,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与日俱增。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8%,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布的一份报告分析,当前我国生产型服务业与生活型服务业呈现同步增长态势。一方面,与居民消费升级相关的养老医疗、高档消费、信息智能、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服务行业不断提升供给水平与供给能力;另一方面,与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等现代产业体系相配套的金融、保险、咨询、物流、信息、商务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势头迅猛。

  消费需求保持平稳态势。 商务部预计,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左右。 一季度,元旦、春节等假期较为集中,居民购物、旅游、休闲、娱乐等消费需求较为旺盛,春节假期全国零售和餐饮收入增长10.2%,全国旅游总消费增长12.6%,电影票房大增70%。

  认为,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预计2018年消费景气度将呈现逐步回升态势。“互联网+”、大数据、共享经济、服务业等新经济对于消费和投资的拉动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重要支撑。

  受全球经济回暖的带动,一季度我国出口呈现出向好态势,但中美之间贸易摩擦是未来影响出口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表示,一旦贸易战升级并付诸实施,可能会对经济带来短期的冲击,并产生一定通胀压力。但预计贸易摩擦很可能演变成为一场经济利益和其他的筹码,中国经济的消费市场广阔,新经济产业的内生增长动力十分强劲,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75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4%。其中,出口3.54万亿元,增长7.4%;进口3.21万亿元,增长11.7%;贸易顺差3261.8亿元,收窄21.8%。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季度中国出口形势依然相对稳健,并没有出现趋势性变化。从经济基本面角度分析,今年全球经济复苏大概率继续向好,但特朗普日趋强硬的贸易主义立场可能成为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的潜在风险。

  从内需来看,投资需求仍面临放缓压力,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7.9%,增幅同比放缓1个百分点。

  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受基建投资增速回落的影响,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预计较去年有所下降,但投资结构将持续优化。从高频数据来看,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有所回落,房地产对相关产业链和经济的拉动效应将进一步减弱。但制造业投资预计将呈现稳中向好态势,高端制造业将有望维持高增速,经济发展的质量逐步改善。

  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去库存”带动下,房企投资全年还将维持增长,但在金融强监管的态势下,银行开发贷阻力重重。房企背后信托、资管、券商、保险、基金等非银机构将成为影响房企投资增速的重要因素。基于当前政策和房企自身情况,预计房地产投资相关指标回升幅度极为有限,呈现“整体平稳,局部小升”态势。

  防风险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4月2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要底线思维,稳中求进,抓住主要矛盾。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

  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控制杠杆率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防范金融风险和地方债务风险也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未来需要持续关注金融收缩周期对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民间投资的后续影响,以及去杠杆、严监管政策短期冲击资本市场,而带来的居民和企业财富效应的连锁反应。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