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财富人生> 文章内容

市委领导

※发布时间:2020-3-16 19:44:5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俞万元,芦山县90后返乡创业青年,在自主创业上,他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般的闯劲。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同时,俞万元得知当地引进了汽车线束加工项目,他毅然“跨界接单”投资。

  为何要在陌生领域谋发展?俞万元说,作为一位农民,涉足工业是自己的梦想。同时,汽车线束加工是一个用工密集型行业,能让上百名乡亲就近挣钱,这是一件利己利民的好事。

  俞万元家住芦山县思延镇草坪村,曾经做过装修、卖过手机、开过饭馆。2017年上半年,经过多方考察和市场调研,俞万元决定发展鹌鹑养殖。

  去年7月,首批4万多只鹌鹑苗运抵养殖场,俞万元正式开始养殖之。经过几个月努力,俞万元卖鹌鹑蛋获得的纯利润就达20万余元。目前,他的养殖场有存栏鹌鹑11万余只,每日出售鹌鹑蛋收入8000多元。

  在建养殖场时,为防止粪便污染,俞万元又建了粪便发酵场,将粪便发酵成有机肥,“变粪为宝”发展种植业。俞万元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对比,选择发展魔芋、生姜、芋头等农产品,种植规模近百亩,用的全是鹌鹑粪发酵后的有机肥。

  俞万元将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去年,他收获4万多公斤生姜和2万多公斤芋头,除去土地租金和人工工资,利润接近30万元。

  在种植养殖上,俞万元积累了经验,有了固定销售渠道,其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去年下半年,当地引进了一家企业,该企业从事加工汽车线束项目,原材料由该企业提供,当地负责厂房、人工、水电等。俞万元得知,该项目投产后能为1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他对此便十分感兴趣。

  去年6月,俞万元投资100万元,租用空闲公房,并进行装修和设备安装,同时招收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先后培训员工90余人。同年9月,该项目正式投产,而大部分工人目前已成为熟练工,生产的产品质量也越来越有保障。 “现在有100名工人在此上班,他们全是思延本地人,而今年企业收入也将突破500万元。”俞万元说。

  在种植养殖方面,今年俞万元扩大了鹌鹑养殖规模,预计养殖数量将增长到14万只左右,并增加鹌鹑粪便发酵规模,生产的有机肥除满足自己农产品种植用肥外,还将对外出售。

  “从事农业和加工汽车线束项目,不仅自己拓展了发展空间,还能提供工作岗位,让乡亲们就近务工增收。”俞万元说,自己一走来,都得到了市、县相关领导的关心,职能部门还带技术人员前来指导,为他克服困难办好企业增强了信心。

  树木茂盛、绿树成荫……这是不少人对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付家营组(小地名纱帽山)的第一印象。在这美丽的纱帽山中,一家以养殖生态野猪、梅花鹿闻名的公司在当地可谓。

  骆朝峰创办的芦山县龙门山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年出栏野猪500余头、梅花鹿30只左右的企业,该公司供应当地及全国各地野猪、梅花鹿销售市场,年销售额400万余元、纯收入100万余元。

  “老乡,听说你们这里有卖野猪肉的?”“对啊,就在纱帽山上,开车十几分钟就到养殖场门口了。”在芦山县龙门镇境内,提起野猪肉、梅花鹿肉,大家都会想到骆朝峰创办的芦山县龙门山养殖有限公司。

  “最初只养殖了绝美艳妇十余头野猪,如今有1000余头,年底则有望突破2000余头。” 骆朝峰从2007年开始养殖野猪,至今已有十多年。说到当初为何返乡养殖野猪、梅花鹿等,骆朝峰打开了线年的一天,在外地打工的骆朝峰与朋友一起聚餐,餐桌上的一盘野猪肉吸引了骆朝峰的视线。骆朝峰品尝后发现,野猪肉肉质鲜嫩、野味浓郁,而他饲养野猪的念头也随之诞生。“起初,我就想着家中有空闲的场地,可以养几头野猪试试,也好让家里人都尝尝。”骆朝峰说,当时他已在外面打工十多年,归家的心情逐渐迫切。

  骆朝峰说,当时他并没想过大规模养殖,可野猪繁殖能力太强,家里的猪仔越来越多。随后,骆朝峰经过前期市场考察与实地走访,确定野猪市场价格可观后,便开始了大规模养殖。此后,骆朝峰在朋友推荐下,又把梅花鹿纳入养殖范围。

  近日,记者走进骆朝峰的野猪养殖场看到,占地100余亩的厂房内,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圈舍映入眼帘,棕褐色条纹的野猪个个都颇为,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立马挤到墙角。

  “你看,这头野猪年纪有好几岁了,它还产了很多猪仔。”谈到自家的野猪,骆朝峰充满了骄傲。骆朝峰说,当初自己能大规模养殖的道,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帮扶。

  腊肉、香肠、酱肉……除了养殖野猪,骆朝峰还将野猪肉进行深加工,这些产品也早已远销全国各地。“每年春节前后,都是我们的销售旺季。”骆朝峰介绍,相对于十分常见的家猪肉,野猪肉对大家来说,更是走亲访友的好礼品。

  “骆哥,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你一下。”在与记者交谈期间,还有不少刚起步的养殖户,前来找骆朝峰请教经验。

  如今,骆朝峰靠养殖野猪赚了钱,但他并没有忘记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养殖技术也没有藏着掖着,他对前来请教的养殖者们知无不言。“一人富不是真的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骆朝峰说,每年定时来他养殖场学习考察的人不少,他都会尽最大可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如今,骆朝峰还开办了森林餐馆,里面经营的食材基本来自自家养殖场,优质的食材更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父亲双目失明,母亲年迈无劳动能力,妻子在家带着年仅四岁的孩子,一个家庭所有的经济压力,全落在不到四十岁的刘国喜身上。

  3年前,家住芦山县龙门镇隆兴村的刘国喜,要靠外出打工支撑全家开销,那时他还没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而三年后,靠着敢想敢干,刘国喜不仅甩掉了“穷帽”,还积极发展产业,奔康致富。

  近日,在芦山县龙门镇隆兴村上里组,村民刘国喜正在自家新房前的院坝里铲酒糟,扑鼻香气传到院外,两层新楼房后面,就是刘国喜家的牛舍,通风、采光都挺好,牛粪定时拉到附近的康源现代农业公司卖掉,而尿液则进沼气池发酵后用来浇地,粪污完全实现回收利用,与周边养殖户一样,这个叫国喜肉牛养殖家庭农场的养殖场,非但不影响周边,且没有一点牛粪味。

  “刘国喜,喂牛啊?”“正在准备,一会儿就喂。”过的邻居朝院内问了一句,刘国喜乐呵呵地说。这段时间,刘国喜心情颇好。牛舍里80多头牛长势良好,猪圈里还有60多头猪仔,大的已有六七十公斤,再等三四个月就能陆续出售。

  “目前猪价不错,我这一批猪仔买的时候价格很低,60多头成本才几万元,现在已经赚钱了,运气不错!”一说到搞养殖,刘国喜便十分开心。与其说刘国喜运气不错,不如说他善于抓住机遇。这批猪仔是三个月前购买的,那时当地很多养殖户都希望养殖的猪早点脱手,价格自然比较低。而刘国喜却反其道而为之,果断将自家多余的牛舍改为猪圈,并迅速购进一批猪仔,加上他严格管理、悉心照料,如今这批猪仔长势良好,并随着猪价回暖上扬,刘国喜赚钱也就顺理成章了。

  “光这批猪,他就能至少赚20万。”说这话的,是同村另一位肉牛养殖户,大家对刘国喜这种善抓机会的能力,都赞不绝口。今年,刘国喜靠着养殖盈利了,但刘国喜从没忘记过去的穷日子。言谈之中,他还时常提到“政策扶持”“贷款支持”“技术培训”等字眼。

  “我以前一直是贫困户,每年都会给一定的贫困户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但那时不知道干什么合适,就一直在外打工,勉强维持家庭开销。”刘国喜说,2016年春节,他回家过节时,听村干部说有养殖扶持政策,加上当地有养牛传统,于是他用打工赚的几万元钱买了第一批牛。当时,买不起驼峰牛和西门塔尔牛,只是买的最便宜的杂牛,一共20几头,每头1000多元成本,等到小牛长大后卖掉,一共赚了几万元,这也为他积累了一些本钱和养殖经验。

  2018年,是刘国喜发展较快的一年,他不仅申请了3万元贴息贷款,村上还给了他2万元无息贷款,加上10万元创业贷款和邮储银行20万元贷款,刘国喜一口气买了两批牛。第一批是42头驼峰牛,第二批是40几头杂牛,此外还买了10几头水牛,后来共赚了20万余元。2017年,刘国喜摘掉多年的“穷帽”,从此一身轻松,再加上有各种政策支持,于是才有了他在2018年放手大干的一年。

  今年,刘国喜继续在邮储银行贷款40万元,购回50多头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再加上60多头猪,他的养殖前景十分好。对于未来,刘国喜也有了更长远的规划。“下一步准备修猪场,预计要流转十亩土地,等县上相关部门批准了就建,第一批养一千头左右,到时我还要将牛和猪一起养。”刘国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