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财富人生> 文章内容

新财富夜谈:中国好生意

※发布时间:2023-3-19 1:57:06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流火七月,比天气更热的是荧屏选秀大战,《中国最强音》、《中国梦之声》、《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我的中国星》、《全能星战》等13档音乐类选秀节目加入这一场混战中。而这些节目背后十之有海外节目的影子。这些购买海外版权的真人秀节目获得了广告商的青睐,赞助费、广告费屡屡创出新纪录。他们的商业价值能走多远?在近期的《新财富夜谈》节目中,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女士、世熙传媒CEO刘熙晨、灿星制作节目研发总监徐帆和大学新闻与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同您一起探讨引进节目的商业价值。

  去年,浙江卫视从荷兰引进的《中国好声音》一骑绝尘,领跑所有卫视。湖南卫视年初推出的《我是歌手》前身正是韩国热播综艺节目《I AM A SINGER》,《中国最强音》来自英国久播不衰的《X Factor》,进入白热化的《中国梦之声》则是购买了美国综艺王牌《American Idol》的版权。

  卫视烧钱买海外节目模式无非看中其背后惊人的广告收入和冠名费用。去年《中国好声音》获得加多宝6000万元冠名费,总决赛夜,广告更是卖到每15秒116万元的天价。《我是歌手》轻松揽入立白1.5亿元冠名费,12期节目贴片广告达到1亿元。《中国最强音》收获5亿广告冠名费,《中国梦之声》由长安福特7500万元独家冠名 。

  徐帆:以《中国好声音》为例,我们在跟浙江卫视合作时,双方在制播分离之后增加了对赌分成,制作费灿星来出,之后的广告收入,按照收视率进行分成。如果达标,双方五五分成;如果收视率再高,可能我们就拿到六成。我们也考虑了其他方面的商业模式拓展,《中国好声音》为此专门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梦想强音(文化有限公司),专门的演艺经纪公司,大家熟悉的李代沫、吴莫愁都签在这个公司,这个梦想强音公司的利润也是很可观的。我们不但强调艺人单个的品牌效应,同时也强调《中国好声音》整体品牌效应。比如说我们和中国电信的合作,现在中国电信要推广它的iPhone5,就跟我们合作了100场演唱会,这是一个体量很大的合同。

  此外,手机彩铃市场也是《中国好声音》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预估《中国好声音》中单个歌手能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的下载额。如果按照《中国好声音》原版《The Voice》里每位导师8个来计,4位导师催生的就是3.2亿元的彩铃市场。

  刘熙晨:在项目跟资本的整合运营上,世熙传媒今年年初也刚刚引进了一个基金,完成了首轮融资。国际市场上,模式运营它不光是一个节目制作,包括节目创意策划、节目制作,后面也包括了品牌授权、品牌的运营和管理,这是欧美国家做得很成熟的。

  尹鸿:灿星实行制播分离以后,就把自己创造出来的价值最大化,这就是体制不同, 它效果一定是不一样的。但是央视过去的青歌赛推出很多歌手,这些有市场价值的艺人推出来之后,跟平台是没有关系的,平台只拿广告费。

  在这些中国版的节目中,你会发现从节目场景到道具和音乐,甚至主持人和评委的风格都与原版如出一辙,而这归功于所谓的“宝典”。厚厚的制作“宝典”里是海外节目制作人总结的各种经验和细节,包括节目环节设置、人物性格展现,选手招募方式、各种LOGO的颜色大小,甚至还有灯光、舞美、机位等最基础的细节。在宝典的“指导”下,哪怕是对节目制作不了解的人,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都能实现其中七八成的内容。

  徐帆:先要吃透的宝典,在吃透的前提下,通过一期一期的节目滚动,然后再做出本土化的优质调整。现在行业有一个问题,很多比较浮躁的团队对节目模式就看一下,像读书一样不求甚解。制作团队首先还是得把原典吃透,保持一个认真谦和的态度,灿星在对原典的理解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请老外来,在这个基础之上,做出一些适合中国情况的创新点。

  尹鸿:这些宝典实际上都是模式公司经过非常长时间的研究试验,根据不同的观众去进行了试验以后得出来的,所以这种模式并不是一堆人拍脑袋拍出来的,它是经过一整套的开发程序研究出来的。这程序当中它已经过了各种调试。它已经有一整套的逻辑。

  刘熙晨:做《中国好声音》这样的商业模式其实风险还是蛮大的。它进行对赌,如果成功了,大赚;达不到收视指标,制作公司大赔。星空传媒的这种商业模式目前还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很难成为整个行业内广泛推广的商业模式,即使包括一些传媒的上市公司,采取这样对赌的方式来做的可能性都不是很高,很少有公司有这样赔得起的实力去做这样的商业模式。至于世熙传媒,今年至少有8个项目,有的项目利润高,有的项目利润低,甚至有的项目不挣钱。当然我们在考虑不挣钱的项目要不要做的时候,会全方面衡量综合的因素,如平台的因素,影响力的因素等等。

  叶檀:今夏许多选秀节目在荧屏上“打仗”,观众都有点审美疲劳,那么一个节目它的生命周期是多长呢?

  尹鸿:其实这些模式节目主要还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一个节目的周期不是节目自己决定的。它不仅争夺资源,也争夺观众的注意力。观众对某一类型的节目的需求是有边界的,一个节目一好,马上就有30个节目在做同样的东西,那节目生命周期就被压缩了。

  刘熙晨:但是中国也有长命百岁的节目,《快乐大本营》已经十几年了,像《快乐大本营》这样的节目很难复制,因为它主要依赖于主持团队。它就可以保留一个独特性,不依赖于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但它就不像模式节目有这么大的冲击力,它可能就在那常态地保持着。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