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财富人生> 文章内容

新首富马云的财富人生观:真想赚钱需把钱看轻

※发布时间:2016-9-24 15:08:1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世界上最愚蠢的人,就是自以为聪明的人;同样,最想自己发财的人,往往也发不了财。”与以往特立独行的马云一样,记者日前在杭州网商大会上见到的马云,依旧是妙语连珠,在与记者和与会网商的交流中,在人们频频追问他赚钱秘诀的热切眼神里,他娓娓道来自己的财富人生观,并建议大家,要想真正发财,先得将钱看轻。

  小聪明不如傻坚持

  【精彩语录】这个世界上小聪明的人很多。有一次我在上海五星级波特曼酒店宴请一位重要客户,当时一位很高很帅的服务员小伙子端着盘子进来,看到我说,啊呀我认识你,我用你们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分期付账,仔细算了一下,可以省下一毛二分钱的利息呢。当时我就想,这种人就是太小聪明了,如果今天他不这么“聪明”算计,也许已经是总经理了。

  【记者专访】马云说,其实最愚蠢的人就是那些认为自己聪明的人。他以前跟同事玩过当时很流行的“杀人游戏”,当时同事们串通好让他做“杀人者”,表面上大家还装不知道,看他一个人在那自鸣得意地表演,以为大家都不知道他是“杀人者”。这次出丑让他明白了,永远不要把别人看作傻子。其实员工不会因为你不懂而看不起你,但会因为你说和做不一样看不起你。

  当年阿里巴巴刚刚起步时,很难招到员工,马云开玩笑说,“是把大街上能走路的都招进来了”。后来这些人中很多“聪明人”离开公司去创业,真正成功的也没几个,倒是一直留在公司“没地方去的那些不聪明的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收入越来越高。所以马云感慨说,有时候小聪明还真不如傻坚持,守得住寂寞才能成器。

  舍得投资自己脑袋

  【精彩语录】人要学会投资自己的脑袋,拿杭州人来说,如果你每天旅游的地方都是萧山、余杭,那你怎么去跟一些大客户交流对世界发展的看法?所以你把自己的旅游线放远,到日本东京去看看,去纽约看看,全世界看看,回来之后眼光会大不一样。

  【记者专访】要想做富人,一个构成要素就是要不断地学习。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个人要有长远眼光和宽大胸怀,必须多跑多看,眼光是走出来的,胸怀是远游之后撑大的,舍得在自己脑袋上投资,换得开阔的眼界和独到的见解,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观点获得大客户认同。

  好公司就像动物园

  【精彩语录】好的公司就像一座动物园,动物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才能吸引游客,否则像养殖场一样单一饲养猪或者牛,就没有人来看了;好公司也一样,里面要有各色人种和人才,才能全面持续发展。

  【记者专访】马云以前很不喜欢公司有人跟自己“顶嘴”,后来尝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发现每个员工都有不同的个性,有人注重细节,有人善于把握宏观,如果一个企业掌门人能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别人,那么就能够海纳百川,吸纳所有员工的优点和建议,成就自己的事业。

  马云眼中的四大互联网思维

  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一由雷军提出的互联网七字诀,伴随着雷军业内强大的影响力及小米手机的成功,早已成为互联网行业内人尽皆知的互联网思维圭臬。然而在马云的眼中,这并不准确。

  在马云看来,首先,专注和极致并非互联网行业所独有的特质性思维,一个人如果专注于做包子,一辈子啥都不干,就做包子,然后把这个包子做到极致的好吃,超过庆丰包子应该也是不在话下的,但你不能说这是互联网思维。

  再说口碑,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那一定能够得到用户的接受、认可甚至赞叹,从而产生口碑效应,但这是基本规律,和互联网基本扯不上太特殊的关联,咱西湖的龙井、苏州的刺绣口碑都不错,显然这和互联网思维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至于快,更是有点牵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兵贵神速,这些也都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法则,实在是不能拿来作为互联网思维的代表。

  那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呢?在马云看来,能够真正体现互联网思维的应该是九字决——跨界、大数据、简捷、整合。

  1、跨界

  “跨界”其实概括的是互联网时代从专业思维到跨界思维的转变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价值发现思维。在传统的工业时代,一个企业的价值实现通常是通过设计产品、采购原材料、加工生产、包装储运、市场销售、客户购买这一线性模式来得以实现的,在这一模式下,企业遵循的是产品提供者与产品消费者之间的单面市场法则,而在互联网思维下,双面市场甚至多面市场才是真正改变时代的核心。

  例如谷歌、百度为人们提供准确、便捷的搜索查询服务产品,Facebook、新浪微博向人们提供社交服务,虽然他们并不向用户收费,但巨大的流量所蕴含着的广告价值及衍生出的其他商业价值,则远超传统商业中的单一产品价值。这也是许多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思维下不堪一击的主要原因。而形成跨界思维的核心其实是价值发现思维,当你为新的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价值,那原有模式的颠覆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当下业界最常被人们所提到的羊毛出在牛身上,却由猪买单其实就是价值发现思维的最佳诠释。

  2、大数据

  “大数据”概括的则是互联网时代从流程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用户定制思维。在传统的工业时代,指导企业运转的往往是生产流程管理手册、质量管理手册、服务管理手册等一系列标准流程管理制度,标准的流程、完善的管理实现了工业时代大规模生产与统一、高效的产品控制手段,在社会需求快速增长的时代具有无以伦比的优势。

  然而在物质极大丰富、竞争日益激烈且用户需求日益个性化、差异化的互联网时代,大一统的标准化产品,往往不再容易获取用户的青睐,通过对目标客群行为习惯的数据收集、分析不仅可以更好的把握其偏好,更可以更好的满足其个性化需求,而以C2B模式为代表的强调用户参与性与互动性的用户订制模式,更是体现互联网思维的又一核心法则。在此法则的良好运用之下,极致的用户体验、快速迭代等手法方才具有大显身手的条件。

  3、整合

  “整合”概括的是互联网时代从产业集聚向行业生态的转变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平台思维或全网营销思维。在以往的年代,美食街、电子城、工业园等业态模式因资源集中,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效应的例子不胜枚举,然而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局限性的互联网时代,原有产业集聚效应瞬间显得弱爆了,阿里从最初的B2B平台到淘宝、天猫,到支付宝、余额宝、娱乐宝,到新浪微博、高德地图,到菜鸟物流,到银泰百货、恒大足球等等,其实都是在致力于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商业生态圈,一旦形成了这么个生态圈,那么所有参与者都将因此而获益。

  像去哪儿网或是大众点评网其实也是构建行业生态圈的成功范例,这其实就是平台思维,像现在大家谈的最多的O2O或是全网营销也都是基于这一整合概念之下。

  4、简捷

  “简捷”概括的是互联网时代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趋势,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产品经理思维。十年前我们大家一定都有这样的经历:买了一部相机或手机一定要花上一两天的时间来研究它那厚厚的产品说明书,而现在好产品的定义是使用简单、便捷,没错,既要简单,还要便捷,好比快旳打车,一键即可完成叫车一样。不过,其实所有简单、便捷的功能实现背后,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经理思维和功能强大且复杂的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而这显然是互联网时代最为擅长的专利。

  这九个字后面分别对应的是传统工业时代向互联网时代转变的四大趋势,而每个趋势背后又对应着应当具备的四种思维,这才是真正能够体现互联网思维的法则或定律。

  马云:没想过钱多了怎么花

  上周五,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上市现场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昨天你对我爱搭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好戏。走了15年,戏谑“这次只是想多融点儿钱”的马云成就了全球最二大科技上市公司。而在上市后的庆祝晚宴上,刚刚成为中国首富的马云在接受信息时报等媒体采访时笑言,阿里上市之后他还没有想过买什么公司、投什么行业,“钱多了怎么花,我还真没想过。”

  可以把钱花在海外多一些

  超级IPO后,科技业的公司通常都会大举并购,阿里会不会利用IPO募集的资金收购?对于这个问题,马云笑称,钱多了怎么花,我还真没想过。“阿里上市不是为了钱,而是要成为一家透明运作的国际化的公司。一家公司要真走得长,必须是透明的,这是互联网透明,开放分享的特征,所以对于阿里来说这是必须走的路。上市不是为了钱,这是第一点。”

  马云表示,虽然阿里在美国上市,但他觉得不能把美国的钱都拿到中国去,可以把钱花在海外多一些,要放眼世界。“怎样把钱投在全世界,吸引全世界的人才,买全球的公司,帮助全世界中小企业。我们不能像穷人一样,全世界的钱搜集起来拿到自己家,而是要像美国一样,吸引你们家的人才,买你们家的公司……我们也学习学习。”

  “今天我只是圈定了两个方向:我有两个核心思想,第一,是对我们的生态圈有没有帮助,对中小企业有没有帮助;第二,是对我们的未来有没有帮助,而不是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帮助。如果投资的公司只对今天的业务有帮助,那是战术思想而不是战略思想。所以今天你看到我们买了许多公司,和我们目前的业务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我们的乐趣在于未来,包括我们为什么投资足球,这是一种文化,11个人踢球像1个人一样,中国现在是11个人踢球像110个人一样……总之这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才是阿里要做的。”

  开放心态看待员工流动

  阿里上市在内部造就了很多千万富翁,是否担心员工流失?上市后,马云两次面对信息时报等媒体采访时,都花了大量时间讲述阿里巴巴的员工观。他说,阿里要有开放的心态:那本来就是员工的财富,离开是他的权利,留不住他是阿里无能。“我们这些人很傻很天真的走了这么多年,虽然有很多人获得了很多钱,但这是他们应得的,他们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比这些钱多。”而且他相信95%离开阿里的人都是成为其生态中的一元,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服务。

  “中国有这么多公司,很多人都是背井离乡来到杭州。对于在阿里工作的人,哪怕是只有一小时,也会有一个永久的工号,感谢他们当时当刻为阿里的付出。”马云表示,对员工的离职,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希望阿里巴巴成为一个“严进宽出”的公司。他还放出豪言,希望中国未来500强的CEO有200个来自阿里巴巴。

  对此,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才官兼小微金服集团首席执行官彭蕾也在接受信息时报等媒体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第一,有选择是幸福的事情;第二;有选择也是应该被祝福的。今天他累了,想休息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今天他还有激情,因为工作没有新意而离开,我们一定要留住他。让他们觉得在阿里工作很精彩。”

  小微金服暂不考虑上市

  阿里巴巴完成了证明自己是世界最大互联网巨人之一的旅程,接下来小微金融服务会不会考虑上市?马云表示,小微金服还是个孩子,要走的路很长,“她存在的任务不是上市,只想做好金融创新。”

  马云成功的“气运”从何而来?

  在纽交所的新闻大厅,在上市之刻,马云对全世界说了一番上市感言,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今天阿里是一家很运气的公司,我们这家公司的运气来自于客户,运气来自于互联网,运气来自于中国,运气来自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时至今日,关于马云是如何成功的,各种说法已是堆积如山,但在阿里上市之际,作者想从“气运”的角度去谈谈马云的成功。

  无论如何,把一家公司从不到10万美元做到2300万万美元,这230万倍的成长里,能力自不用提,但没有气运,也是万万不行的。所以,马云在登顶的瞬间,会提到运气和感恩。

  正所谓,马有千里之行,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无运不能自通。一个人在成功的时候,能够想到运气,这不是一件坏事,他至少能使人知敬畏知谦卑知感恩,不至于过度的自我膨胀。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贵也。此乃时也、命也、运也。

  回头再看马云的成功除了他的努力与能力之外,运气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最关键处确如马云自己所说,运气来自于中国,来自于互联网,更来自于这个特定的时代,三者相加,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就是风云际会,吞吐出阿里今日奇迹般的成功。

  换句话说,阿里巴巴或许可以换掉马云,但如果换个国家,换个时代,换个行业,阿里绝不可能取得今日的成功。要知道,阿里崛起的这十年,也是入世后中国经济最狂飙突进的十年,中国互联网业最狂飙突进的十年,中国有了全世界最多最年轻的网民,只有这样庞大而有支付能力的群体,才能支撑起阿里这样2300亿美元的巨无霸电商公司。

  那么阿里如果生在美国呢?他一样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功。

  因为在美国这样发达的商业社会里,传统经济势力强大,触网早,法律制度健全,信用体系健全,物流体系健全,阿里这样的新锐企业其腾挪空间要小很多。

  而在中国,借着互联网的力量,阿里却超常规发展,它不但创造了新的蛋糕,同时也蚕食掉大块传统经济的蛋糕,从这个角度讲,阿里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与可能性其实要比亚马逊大很多。更白的纸才能画出更美的画。

  当然,以上其实只是在上市之初对阿里的一点肤浅认知。的确,运气对成功有重要影响,但如何抓住运气,看到机会,敢想敢干,却又非有过人的能力与胆色不可。

  作者认为,在运气之后,常隐藏着难为外人所知的惊险与艰辛以及种种曲折,马云到底是如何将阿里做成今天的庞然大物,或许只有到20年后,人们才能真正略知其事之原貌。

  马云的“死党圈”

  俗话说,人在江湖,谁没有几个朋友?江湖如此,商场尤甚。阿里巴巴最著名的企业文化就是马云所推崇的武侠文化,当侠义之风已经变成一个人的性格,那就升级到了个人魅力。蔡崇信曾说,当年马云真正打动他的地方,不是马云本人,而是马云已经与一群追随者患难与共的事实,而这些追随者都是他的学生。

  能交到朋友,能聚集一批牛人做事,绝对是马云成功的一大因素。马云是一个擅长交朋友和运营圈子的人。此前有人曾揭秘过,马云混很多圈,像浙商圈、娱乐圈、投资圈、互联网圈、企业家圈等。马云和圈子里的中国顶尖企业家们,通过编织一个复杂的投资交易网络,为他们自己和公司都获取了不菲的回报。

  “三个好汉一个帮”,一个魅力四射的领军人物的周围自然也围绕着众多的追随者与朋友,除了众所周知的冯根生、沈国军、宋卫平、鲁伟鼎、陈天桥、郭广昌、丁磊这7个江南会创始人,马云身边还少不了这样一票“死党”。

  孙正义

  (日本软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知名度:★★★★★

  影响力:★★★★★

  2005年,马云用了6分钟便赢得了孙正义4000万美元的投资。2014年5月,孙正义表示,他对马云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并明确表示软银不会在阿里巴巴集团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时抛售持股。软银目前是阿里巴巴集团第一大股东,持有该公司34.4%的股份。

  柳传志

  (联想集团创始人、联想控股董事长)

  知名度:★★★★★

  影响力:★★★★★

  在港交所质疑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风口浪尖上,企业界大佬柳传志力挺马云,此举可谓雪中送炭。柳传志与马云的友谊起始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2013年5月,柳传志受马云之邀参加淘宝网十周年庆典活动,冒雨坐在台下全程参与,情谊尽现。

  史玉柱

  (巨人集团董事局主席)

  知名度:★★★★★

  影响力:★★★★★

  史玉柱与马云的交情江湖人尽皆知,两人在微博、来往上时常打趣对方。在每一次马云备受质疑的时候,史玉柱总是率先挺身而出。他和马云一起创建了云峰基金,史玉柱公开表示,马云是一个战略家,我是一个能具体干事的人,比如在互联网方面,他能看到未来5年,而且看得很准,我最多能看到一年。史玉柱对于马云的敬仰溢于言表。

  郭广昌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知名度:★★★★★

  影响力:★★★★★

  郭广昌和马云一起创建了“江南会”,马云“外星人”的外号就是他起的。郭广昌称马云是他最敬佩的企业家之一。在阿里巴巴赴美IPO的关键时期,对于马云和阿里巴巴的质疑声纷至沓来,郭广昌第一时间力挺马云,表示“该给马云多点时间,多点宽容,他一定能做好”。随后,又在公开场合力挺余额宝,助力马云。

  任志强

  (华远地产董事长)

  知名度:★★★★★

  影响力:★★★★★

  在今年马云宴请比尔·盖茨的饭局中,任志强作陪。尽管两人在很多问题上有着不同见解,任志强也常在微博上讨伐马云,但这并不影响二人的友谊——常常并肩参与各种公众活动。

  在马云辞去CEO的晚会现场,任志强和柳传志一样冒雨坐在台下听完全场,并在微博上全程直播。在央行限制第三方支付的消息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之时,任志强也在微博上连连发声,力挺马云。

  虞峰

  (聚众传媒创始人,云锋基金发起人、主席)

  知名度:★★★

  影响力:★★★★

  相比柳传志、史玉柱与郭广昌,虞峰的名气要小很多,但他与马云的关系却不可小觑。2010年2月22日,马云、虞峰牵头的“云锋基金”正式成立。今年5月21日,快递业新星全峰快递宣布获得云锋基金数亿元人民币的财务投资。

  除此之外,伊利、菜鸟网络以及优酷土豆的重组,都能看到云锋基金的影子。

  新首富马云:我在意“自己怎么看自己”

  他白手起家,勇闯天下,有创新冲动,也有权谋手腕,几经磨难起伏,一度毁誉参半,但以某种信念或信仰成就商业,也从信念或信仰中得到救赎。认清马云的多重侧面,或许可以使我们重新审视这个标榜商业精神的年代,我们过于纠缠短浅的功利和逐热的泡沫,却忘了互联网本应扎根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和承担更大的使命。

  商业周刊:很多人觉得你掌握了某种真经,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还是说哪个时候顿悟的,或者经过磨难?

  马云:我并不知道我有什么真经,我肯定没真经。但是有一样东西,这是一批人在一个特殊时期磨合出来一种特殊的味道和特殊的感觉。我真是觉得今天阿里人太懂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他妈的真是个全奇怪的公司,我们的配合所谓的团队文化最有意思。单打独斗他妈没人有用,有人说你们公司没有一个人出来,好像没有一个人厉害得让人家吓死,但是合在一起吧,都好像是互相弥补,拆开一个没有用,少了一块总缺点东西。

  所以所谓的真经其实是我们互联网共同的体验,这个东西没办法总结,让后面的人去总结吧。而且并不是第一天就有的,如果今天回过来看十年前我讲的话,15年以前的理想和想法……我现在是不太相信,就像说金正恩两岁可以骑马,三岁会开枪,别瞎扯了。你说马云真是料事如神,每件事情都有无数个版本,你背后肯定有大阴谋,瞎扯,没那么复杂。

  商业周刊:这些年你的性格、思维、风格或想法有哪些变化吗?

  马云:我比以前应该是成熟了很多。因为你经历得多了,很多事情你不会慌乱,很多东西你在乎自己的感受了。以前你在乎别人对你的感受,今天你在乎自己的感觉,真正在乎自己感觉的人,才会真正懂得在乎别人的感觉。我以前是在乎别人对我的感觉。

  商业周刊:有过那个时期吗?

  马云:那当然,怎么不会呢?年轻的时候谁没过这个事情?都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今天我在乎自己怎么看自己,以及我自己可以让你更舒服,不是你怎么让我更舒服。

  商业周刊:人本身都有局限性,那自由和枷锁之间的关系怎么平衡?你曾经一度被公司绑架,可能所有人都觉得你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最轻松玩各种神来之笔,但其实也许是最不自由的。

  马云: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束缚,对不对?我们做企业,一定是向往自由的,但现实一定让你很有束缚感。比方说你讲乱七八糟的大道理,我们不太去讲。我们说的是我们想的,我们做的是我们说的。当然有些人讲民主,讲自由,讲改革,因为他没有这种经历,他也就光棍一个,他讲也白讲。我们呢?我们做到今天不是靠讲的,我们是靠结果,企业是要有结果的。现在有些所谓公知啊,有时候他们要的自由是没有约束的自由,没有约束的自由是瞎自由,没有自由的约束是禁锢。

  这两个东西是松而不散,你进去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度的把握。要知道自己是谁,我知道十年以前我是谁,也知道现在做CEO的时候我是谁。第一我是我,我有自由度,马云是马云的思想。但我也知道我是CEO,所以我今天讲话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因为我有两万多名员工,我有几亿用户,我有互联网的影响力,我不能瞎讲。我的思想是自由的,我的行为是受约束的。有时候我的思想不能太自由,我的行为可以自由,每个阶段不一样。

  商业周刊:有过被绑架的痛苦时候吗?

  马云:那当然有过,肯定要有过,怎么会没有过?没有过你就不会有这种经历,而且时常会有。因为你有过被绑架、向往自由的经历,才会有对今天这些问题的认识,否则你只是哲学探讨。

  商业周刊:但有些事情是需要技巧的,或者需要定力、心力的。

  马云:那还是要有。但还是一句话,你做任何事第一天就知道没那么容易,你要比别人看得远,要看到这个结果。真正年纪大要死的人是不会哭的,他知道自己快了。做事情也一样,你要看到结局,慢慢过去,就会自然有定力。该转弯的时候转弯,该爬坡的时候爬坡,该跪下的时候跪下,因为你要明白你在干什么。

  商业周刊:雅虎有让你很痛苦吗?尤其是前两年回购股权的谈判

  马云:痛有,苦没有吧。这都很正常的,每次都是这种事情,谈了那么多也习惯了。年轻时我们一点屁大的事都觉得很痛苦,但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因为这是商业的东西。但我后来走过来以后才发现,那是很有意思的经历。哪有谈7年换七八个CEO的事情,这是很可以吹点牛的小资本,但你走的时候当然很痛苦了。我们想明白这个道理后,今天碰到任何痛苦的事情,都是将来吹牛的资本。

  关于管理:我比马化腾和李彦宏这帮人肯定会管理

  商业周刊:你为什么能驾驭那么复杂的关系?

  马云:哪是我驾驭的,我觉得是一个团队。第二个因为当你明白自己是谁的时候,你也许能够真正驾驭。别人说我们多牛逼,我们也没那么牛逼。别人说我们一钱不值,我们也不见得一钱不值。反而这样子的时候就容易处理,应对复杂,只要你不去惹祸它就行了,麻烦来了你也别怕。今天跟着我的,就是缘分和机缘。

  无论曾鸣、老陆、彭蕾、JoeCai(蔡崇信),我们一起工作,互相在磨炼。我天花乱坠地讲,他们在那儿不太会有歧异,泡在一起、玩在一起,是心的交流,他们知道我是真开心还是真不开心,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也从来不对他们掩饰。

  商业周刊:你管理人和管理公司的方法是什么?

  马云:我自己觉得,我的管理和领导的方法一直是中国这个层面算是最好的,只是人家没看见,以为我只会说而已,管理和领导力是我最好的那口。但是管理和领导力你背后必须要有思想体系的,没有思想体系的管理和领导力,那纯粹是充数。所以,我自己觉得得意的方面,我比马化腾和李彦宏这帮人肯定会管理。

  但在这个里面背后的思想不是我的思想,那就是这些人的思想、我们家老祖宗(指着桌上的《道德经》)的思想。但我跟别人又不一样,纯粹守在这儿又傻了。我还喜欢西方的,杰克-韦尔奇的我也接受,我很开放,西方基督教的思想我觉得也挺有道理。

  思想境界我再传也传不过这些人,我只是在这里面吸收了营养而已。吹点小牛说,我是把西方的管理理念,西方管理是科学,结合东方的管理理念,东方管理是基于人文的情怀,更像一种艺术,把这两个合在一起以后,才会慢慢慢慢的……

  商业周刊:阿里出去的人少,尤其是高层。

  马云:阿里高层很难出去,出去也很难用。我真是这么觉得,我们这些人出去很难用,原因不是他们不高兴,就是我们的人不高兴。好比说到空气,如果不去对比,不知道北京空气那么糟糕,第一次美国人跑到这儿跟我说,北京空气那么糟糕,我说糟糕个鬼啊,不是蛮好嘛。哎哟,那是你没出去看过。所以尽管我们并不是最好的公司,但有些阿里人跑到其他公司总觉得这个不大对劲,那个不对劲,反正就不舒服。

  我们的机制绝对比你刚才提的一些公司要厉害得多。第二我们更厉害的不是机制,是一套因为我们的文化形成的一套机制。比如腾讯,你信不信马化腾离开,跟我离开这家公司,谁会乱?网上不是说过的嘛。他们就说这个李彦宏你离开试试看,我们就可以离开。我可以告诉你,老陆明天离开,照样没问题,老陆下面一个离开,照样没问题。

  关于未来:阿里要保持冷静思考,我们IPO到底值多少?

  商业周刊:马云最让人惊奇的是,你之前说过的很多理想或者趋势未来,当时没有人信,内外部都不信,但结果都显示了。你怎么比别人看到那么远?当所有人都不信的情况下,又怎么做到?也许你今天讲的还有人不信,那明天或后天可以想象的场景是什么?

  马云:第一:客观来讲,我有很多没实现没成功的想法,也有胡想的,对吧?但是有几个运气比较好。我自己觉得,我可能花在对未来思考的时间上,远远超过对昨天的时间。这个我觉得可能我跟别人不一样,我老是在思考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而且我是积极乐观地去思考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甚至我看到未来有个麻烦会发生,我都会积极乐观地想,你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了,就有机会了。我总体是很乐观的。

  对阿里你会发现,每次即使说将来有个大灾难,我都是觉得,咱们把这个东西这样来对待:首先要发现灾难,然后用各种方法解决这个灾难。而绝大部分人不大会去看未来,即使看到未来后,如果发现悲哀了他就会真的被动,或看到喜悦他就盲目了。但我们发现悲哀以后,团队总是能够找到一个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第二:我觉得这是我的爱好,但有一天我相信因为这个爱好,我会担忧我出错,就像你押宝了三个都是对的,第四个刚好就错了,不能随便押。

  商业周刊:那再过5年后,再有年轻企业家向你请教,让你谈谈未来建议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像现在这样?

  马云:你让我谈谈未来,我会谈一些人生的态度、人生的规律,但不会谈到你的行业、企业。汽车未来怎么发展?我哪儿知道?但这里有规律。所以这是我个人的爱好。

  商业周刊:今天能说的阿里的未来会是什么?你觉得今天说人们会相信吗?

  马云:今天阿里的未来无数人的畅想比我们更多。有人说阿里巴巴会变得怎么样,有人说阿里的金融会怎么样,这个时候阿里是不需要去谈未来,踏踏实实,没有人谈未来的时候我们谈未来,大家都谈未来的时候你就回到今天吧。我们今天得把自己定好的,因为人是很容易倒。你说今天阿里金融还需要再去讲未来吗?还是阿里巴巴、淘宝要讲未来?或者我们的物流要讲未来?别讲未来,他妈把今天干好了。因为现在这种情况,大家都对你讲未来,你还要再讲未来,你就要飘起来,你不沉。所以这是太极和阴阳配合的程度。

  商业周刊:你对阿里巴巴上市有什么期待吗?它未来会不会成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

  马云:不可能。第一阿里巴巴曾经有过上市的光芒,股票涨了那么多倍,两三天内,你别以为这是真的,股票后来掉到这几块,你也别以为是假的。有一天假设我们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或者比全世界很多公司都大的,也别以为你真那么大。年轻的时候我很在乎别人看我,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要在乎自己怎么看自己。阿里巴巴要保持很冷静的思考,我们到底值多少,我们到底是谁,我们到底是哪里来。所以公司有一天我相信过个多大的市值,并不会让我意外,当股票又狂泻,我也不会吃惊。阿里巴巴集团是一个结过婚也离过婚的,我们明白什么是婚姻,我们下过市,我们今天并不觉得上市对我们来说是个蜜月,你不要把婚姻天天当蜜月,那你受不了,生活就是这个样子。

  商业周刊:如果有人问马云阿里1001个失败的故事或启发,有什么可以说的?

  马云:以前我想写这本书,后来我觉得我不适合写。我写这本书我还是会不客观的,我会美化自己,而且很多错误不愿意承认,总会说把它圆回来,一定会圆回来的,这100%。这个故事应该由别人去写,由别人去采访,由他们去讲。因为我自己来讲,我一定会圆回来。我觉得人啊,一定会走到本能。阿里巴巴其实我们不只1001个错误,我们看到这是个错误,连理的时间都没有。但我让这些错误最终变成公司成长的营养和肥料,而不是负担。

  综合CCTV、BWCHINESE中文网、华西都市报、商业周刊等报道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