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散文应该有这样的理想:一列长车(有文),载着满满的(有思),车上还有遐思无限的想像(有趣),这样才能奔赴理想的远方(读者)。”
4月8日下午,囊括70多位作家佳作的新书《2016浙江散文精选》,在杭州举行新书首发式。百余位读者从全省各地赶到杭州经纬创意园,参加首发式及名家读书分享会,并与作家们交流。
《2016浙江散文精选》由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陆春祥主编,浙江文艺出版社3月出版。本书遵从有文、有思、有趣的编选标准,从2016年发表的散文作品中精选,收录了张抗抗、袁敏、谢鲁渤、赵柏田、马叙、苏沧桑、朱晓军、卢文丽、杨邪、晓风、华、邹园、干亚群、草白、周华诚、张巧慧、郑亚洪、郑骁锋、柴薪、王寒、复达、陈荣力等七十多位作家的年度佳作。
首发式现场,陆春祥、邹亮、马叙、邹园、朱晓军、周华诚等作家与大家分享了各自散文写作的与体会。陆春祥说,“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散文里,周围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创作素材。有文,有思,有趣,当是散文三个要紧处。”
书中,陆春祥还写下了近4000字的《大世界小世界》一文,对我省作家2016年的散文创作整体情况进行了回顾。在他看来,过去一年,浙江作家创作的散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作者虽以小说著名,散文也同样着另一种独特的精彩。以木心美术馆为坐标圆点,纵横勾划,站界和中国的角度,将木心先生的文学和人生作了全方位勾勒。
作者是茅盾研究专家,在茅盾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以故居为视点,让我们共享文学大家的人生经历,这其实也是一次很好的文学历练。
茅盾和木心,都是乌镇粗厚文脉结出的丰硕果实,承古今,通中外。一斑而窥全豹,由乌镇,到桐乡,到浙江,我们在为浙江现代文学大家迭出而自豪的同时,也应该深深反思眼下的当代文学,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
湘师是浙江许多读书人的记忆。她让我们想起创办者,教育家陶先知。陶的名言:吃自已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小学时我就将它当作激励自己的名言了。湘师自1928年建校起,也如浙江大学一样,抗战中免不了颠簸的命运,景宁道化村,就是她的一段珍贵经历。现在,湘师早已并入其他学校,它的原址,也已变成湘湖水面中的一处景点了。虽然没有读过湘师,但有湘师毕业的小学老师教过我。我一直不明白的是,湘湖师范学校,为什么有个湘字?去年到萧山采风,才算彻底搞清,原来,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杨时,曾经做过萧山知县,程门立雪的故事中,他就是主角之一。杨时来萧山做知县前,在湖南做官,到萧山后,率百姓筑湖保田,取名湘湖。
姜青青的《蔡襄的最后一战》、金惠春的《耕织图记》,呈现的都是宋代中国的一个个历史片断。
陆建立的《一座城的深度》,一座濒海古镇观海卫,千年历史,人事沧桑,朝夕相处,城的变化,就是历史的文化,文化的变化,城是母亲,城也是王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着她的。
马叙的《在塘河上》,袁敏的《紫气东来指南村》,谢鲁渤的《西湘记》,卢文丽的《神龙川一夜听流水》,赖赛飞的《春山如煮》,王寒的《最是天台杜鹃美》,汪群的《谁与你相约》,周天勇的《山樱桃》,孟红娟的《等你严陵坞》,等等,等等,这些作品,都将关注点,放到极具浙江特色的景和物上,这些景物,大多都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比如严陵坞,它因严光隐居而出名,一个有两千年历史的小村庄,不人向往。
老手艺,关乎人们的吃喝拉撒、婚丧嫁娶,手艺人穿村走巷,已成旧时不可缺少的风景。近年来,有许多写老手艺的作家,干亚群显然是比较优秀的一位。我注意到,除了她获第七届冰心散文的散文集《指上的村庄》外,去年她又在《花城》、《散文》、《散文选刊》、《西湖》、《西部》等发表了系列老手艺散文,她的文字,细节生动,场景感强,文字里也倾注了大量的思想。
数年来,郑亚洪写了不少关于音乐的散文,他在音乐的流动里寻找,在光与影的叙事里寻找,在书与页码的滚动里寻找。他的这种寻找,也影响着其他文字。
这一回,在被人遗忘的村庄里,他在寻找过去,在无人关注的小巷子里,他在寻找优雅,他用笔拨开时间的灰尘,在记忆的河流里慢板散行。
作者一改的宏伟叙事,立足平凡小事,题材、语言、人物及形式,都力求平常,在探索解构此类题材散文审美趋同的同时,亦使文本更真切可信。
还有不少文章,将家乡的树、花、草,和童年的美好记忆、生命中的一段特殊经历相串,咏物抒怀,借景生情,也都精彩。
许多文化历史积淀都比较深厚的地方,被人写了又写,从古写到今,名作名篇众多,再要写出一点新意,不动点脑筋,即便是大名家,也都有相当难度。而苏沧桑,却独辟蹊径,反向思维,在充分拥有研究素材的基础上,从德清县名入手,将人文历史县,看成品德高清之人,拟人化的构思,使本来常见的素材,一下子活了起来,一个立意,全盘皆活。
初看,似乎是应用说,教给人们避害的方法。读完全文,才发觉,作者由儿子发问引发的一系列发散性思考,并不,极有可能在某一天突然发生。假如灾害发生,防盗的保笼,就成了逃生的另一道藩篱,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想破保笼逃生,可能性极小,但总要自救,若干年前的一个观察细节,打通了作者的思,可以凿墙逃生,劣质的空心转,很容易凿通,且可以从一单元凿到二单元、三单元,总算找着了一种逃生方法。看似荒诞不经,却叙述俨然,一本正经,人与人的冷漠、无秩序的市场、消防意识的淡薄、工程质量的粗糙,言外之意,淋漓尽致。非常喜欢这种冷幽默。
历史和现实,地理时空和人文遗迹,这些都和作者的体验一一打通,化为自己有血有肉的文字,这应该是历史文化散文范文式的写作。这一类写作,最重要的,要将自己放进去,不干巴巴转述,但又不是生硬地塞进一些材料片断,而是揉碎再揉碎,自然真实,增加在场感。《渡海记》,让人感觉在看一部时空转换的,干净,简洁,画面感极强。
作者对王维一定超级喜欢。熟悉大诗人的作品,体味他作品中的意境,将代表诗人的一些特定词汇,一一拾掇起来,塑造了另一个立体的王维。
四是,在阅读中发现,善于从“小”字开拓,往往能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大约也是写作的小诀窍之一吧。
这个“小”,主要是角度,有两层意思:一是写作的内容,落笔于小物件物,越小越好;二还是写作的内容,作者的某种研究爱好,比较小众冷门,以此为题材,反而给人以极大的新鲜感。
晓风的《一张京剧票的故事》,从一张票入手,全方位挖掘年少时的青葱记忆,而这种记忆,又深深带着时代烙印。
周华诚的《与一株水稻对视》,农业科学专家,毕生都在和水稻打交道,一株水稻,借代他和这个群体的全部。
邹园的《列兵的故事》,哥哥,家人,知根知底,她拎出的一系列事情,只是家长里短式的碎事杂事,但正是这些亲切的日常,人物形象才如小说般鲜明。
徐贤林的《憨公之死》,一个差不多一生都与牛为伴的老光棍,为了一句“承诺”,突然死去,情节堪比小说,让人唏嘘或者疼痛,虽然少见,却也是另一种真实。
徐海蛟的《无法抵达》,这里是节选,他的长篇力作,首发《人民文学》,并获第四届人民文学新人。徐海蛟是浙江散文青年新锐,这部作品,写出了一种痛,社会转型期中,一些背井离乡者,他们有,也有梦想,但大都活得艰辛,作为都市文明的异者,无法抵达自己栖息的之乡。徐文既有深深的,也有浅浅的。
张巧慧的《印趣》,也是节选。她的长篇散文《金石永年》,一万七千余字的篇幅,首发在《人民文学》上。个人认为,编辑选中的原因,是作者文学以外的爱好。她是位优秀的青年诗人,功底扎实,爱好广泛,尤其喜欢拓碑,刻印,古琴,而这些业余爱好,却是写作丰富的矿脉,甚至挖掘不尽。作家的某些专业爱好,也许没专家有深度,但我相信,作家的眼光总有和专家不一样的地方,她会在那些墓志墓砖中,草蛇灰线,读出墓中人别样的人生。同样,她的一刀一印,也如同写作,印中注入的,是她对人生对文学思考。
在随后的散文名家对话和分享中,读者就书中收录的精彩篇目,及各自创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与作家们进行了交流。
“这样的文学创作交流非常受益!”一位年轻读者拿着《2016浙江散文精选》分别去找作家们签名。她说,从这一本书里,可以窥见整个浙江散文界过去一年的丰硕,捧读这些华彩乐章,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在这个快餐式的、屏幕阅读时代,我们依然需要那些真正有质量的好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