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白面条,从粗到细,分成乌冬、冷麦、素面。具体而言,弄成干面卖的时候,直径一点七毫米以上的叫乌冬,一点三毫米以上未满一点七毫米的则叫冷麦,而不到一点三毫米的才叫素面。
不过,乌冬、冷麦和素面,本来是做法不一样的。前两者是把擀好的面用刀切细的;素面则跟拉面一样,在和好的面团上涂油后,用手指一会儿拉一会儿捻,把越来越细的面条最后挂下来弄干而成的。不同的做法导致不同的断面:乌冬和冷麦的断面都是四角的,素面的断面则是圆形的。切面相对容易做,拉面却需要一门专业的技术和工夫。因此,在日本,素面的地位向来高于乌冬和冷麦,从前的人夏天送“御中元”礼物时,经常选择三轮素面,揖保乃丝等高级品牌的素面。
素面源自于宋末从中国,佛教传过来的索面,后来改写为素面的。在江户时代的日本,看起来像棉线的素面,曾是七夕乞巧节不可缺少的供品;至今日本西南部的部分提供的斋饭里,一定有素面。可见它的崇高地位吧。不过,这些我都是长大以后才渐渐理解的。小时候只晓得:乌冬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家里一般做成鸡蛋热汤面吃;冷麦和素面则是只有夏天才出来,较粗的叫冷麦,较细的则叫素面,但吃法总是只有一个花样:煮好后放在冷水里,吃时用筷子捞起来蘸鲣鱼酱油汤吃。我妈做的冷麦、素面也没有其他佐料、面码,真是素得可以了。
后来我听说,冲绳人爱吃跟罐头吞拿鱼、午餐肉一起炒的素面,感到很新鲜。可是,真正教我打开眼界的是在台北尝到的麻油面线。看起来只是素面上浇了麻油而已的一盘菜,怎么可能这么好吃?朋友告诉我说:那不是瓶子里来的普通麻油,而是花时间熬了麻油鸡的副产品呢。原来如此!果然如此!我都发现,也有蚵仔面线、大肠面线等浓厚羹里藏着细面的小吃种类,以及台菜馆作为主食提供的丝瓜米线汤等。跟始终当冷面吃的东京素面相比,面线的花样可多呀。
我长期搞不清楚日本素面和面线到底一样不一样?这次经过在网络上的调查,才得出了结论:本来都源于福建面线。同样的干面,在不同的地方,竟然变身为很不同的料理。我自己,虽然吃素的素面长大了,可是尝过了面线后,再也不会做素的素面吃了。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