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当前期货市场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力开发、培育和服务机构投资者已在业内形成共识,不少期货公司将此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目前,国内的产业客户以及券商、基金和私募等机构参与期货市场的状况如何?不同类型机构客户的逐渐介入,对期货公司的营销和服务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期货公司应该如何转变以适应这种要求?培育和扶植机构投资者还需要怎样的内、外部市场条件与政策配合?针对这些问题,本报从即日起推出“新形势下期货市场培育和服务机构投资者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期货市场参与主体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目前国内期货市场的法人客户数量占比为4%—5%,还是一个以散户为主的市场。”某期货公司研究所负责人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虽然监管层一直致力于引进法人投资者,各家期货公司也将开发机构客户作为业务重点,但法人客户的开发非一朝一夕之事,国内期货市场距离“机构时代”还有很长的要走。
据上海证监局提供的数据,截至去年年底,上海辖区期货公司客户数量为20万户,其中法人客户占比3.2%;辖区期货公司共开立期指账户14681户,其中法人户304户,占比2.1%。而大商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该所法人客户开户数占比为2.64%。
另外,记者从上海一家期货公司了解到,在其目前的两万多客户中,法人客户约为5%;而浙江一家期货公司的高管透露,公司的产业客户数量约100户,和公司1.5万户左右的商品期货开户数比例失衡;法人客户数占比较大的中信新际期货董事长赵磊表示,去年该公司法人客户数量为公司客户总数的11%。
“期货市场是专业的小众市场,目前市场上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数量不多,而像CTA这样的商品交易顾问业务也没有推出,市场的专业度有待培育。”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认为,政策和人才问题制约了国内期货市场法人客户数量的增加。
尽管从公布的数字来看,整个市场中法人户占比不高,但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存在产业客户以个人名义开户的情况,且数量较多。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透露,江浙地区民营经济发达,以机构名义开户的往往是国字头企业,而很多私营企业由于税收原因,多以个人名义开户。目前浙江有100多万个注册的工商企业,但辖区期货市场只有6000多机构户,到底有多少企业以其他形式开户还有证。
“我们对一些以个人名义开户的企业进行,发现他们交易行为很规矩,基本都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等环节来保值。”罗旭峰表示,总体而言,期市功能发挥的程度比想象的要大。浙商期货总经理胡军表示,三五年前,经常出现产业客户以套保为名进行投机的情况,而近两年入市的产业客户大都是完全为了套保而来的。
而另一组对比数据——法人客户在期货市场中的权益占比也表明,目前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商品期货方面,2010年浙江辖区近80亿元产业资金参与期货市场,法人客户权益占辖区总数的三成以上,法人客户全年成交额达3.8万亿元。来自大商所的数据也显示,该所产业客户的日均持仓量占比超过50%。
股指期货方面,部分券商、基金等机构客户入市后套保效果明显,期货避险功能正在逐步发挥。截至今年1月底,有86个券商自营、资产管理以及基金专户理财账户申请开立股指期货套保交易编码。机构入市后市场持仓量稳步增长,且套保持仓占比较高。数据显示,去年股指期货上市首日收盘持仓量为3590手,当年5月末增至2.2万余手,至10月末已达到近3.8万手,其中,套保持仓一般占30%左右,有时接近40%。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唐福全表示,目前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的步伐在加快,他们已经认识到通过套期保值交易,可以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部分式基金正在利用股指期货开发创新型产品。同时,股指期货推动了ETF基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基金。机构投资者的进入有利于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和市场结构的完善。
期货公司方面,据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介绍,2010年公司客户权益同比增长140.2%,而产业客户权益同比增长192.2%,目前产业客户权益已占公司客户权益总额的近40%。
国内另一家大型期货公司总经理向记者表示,公司PVC品种的产业客户权益占比达到了60%,但从2008年11月到去年年底,产业客户权益占公司客户总权益的比例一直为30%—40%,无论怎么加大努力也难以有效提高。目前只有像中谷、中粮这样的极少数期货公司的产业客户权益可能达到90%。
对此,胡俞越表示,“随着期市的发展,虽然产业客户占比没有大的变化,但是权益总额是增长的。任何一个期货市场都需要投机者来润滑,没有投机只有套保的市场只能是一潭死水。从美国这样成熟的期货市场产业客户权益和其他客户权益也是三七开来看,这个比例是比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