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内容

徐长明: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策略分析及前景趋势预测

※发布时间:2018-5-11 18:22:0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第十届全球汽车产业峰会在举办,本次论坛以“创新技术引领产业未来”为主题,会议期间,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发表了精彩致辞,致辞内容如下:

  最近,在几个以整车为主的场合讲了这两方面的内容,今天下午去汽车协会还是讲这两个内容。之所以讲这两个内容,是想让大家能够客观地认识未来国家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以便应对。今天我听说是以零部件为主的会,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两个题目。

  这张图是过去十几年时间,我们国家汽车销量的变化。2000年的时候,210万辆,到了2018年到2800多万辆。从2010年开始速度有所下降,但是增量还是很可观的,去年到了2915万辆,这几年年均增速是6.8%。

  现在按照2016年的数据看,未来我们的市场还有多大的空间?我们做了一个预测。按照2016年的情况看,还能增长50%,2800万的基础上再增加1400万辆,达到4200万辆,这是我们的峰值水平。怎么测算的?实际上峰值的测算,保有量的预测,比销售量更容易一些。保有量跟需求量之间又有一种数学关系,大概是15倍,就是保有量的峰值水平相当于销售量峰值的15倍,这15倍的经济含义就是一辆车多少年报废,从投入市场到退出市场,大概平均水平是15年,日本、法国、美国基本上都是这个水平,大概差不多。

  保有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乘以平均每个人拥有几辆汽车。人口我们国家现在都是二胎政策,峰值点预测是14.2亿到14.5亿,这个是没有什么悬念的。我们将来能达到多大的保有量,主要看这个值,也就是一个人几辆汽车,这也是最关键。

  经济是最主导的因素,它非常的关键。在一个国家的汽车普及过程中,人均P水平是最关键的。我们列了两类经济体,一类是成功的进入到高收入状态的经济体,一类是还停留在中等收入状态。这里边我们列了韩国和地区,是人均P,下边是乘用车保有量,它俩高度正相关。看韩国的情况,人均P顺畅的突破了中等收入,到了高收入状况,千人保有量也是跟着往上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跟韩国基本相当,这两年稍微低了一点,千人保有量也是往上走,这是成功的经济体。

  另外是停留在中等收入比较长的时间,像巴西人均P水平从2008年到2013年基本没动,千人汽车保有量停了20多年。菲律宾也是。

  再往后2035年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没有对P目标的测算,测度大概还能够维持在5%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就是1.05的15次方,乘一下大概就是2.1,到时候就能达到2.2万到2.3万美元。再往后走15年,是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P的水平预测能够达到年均3%,1.03的15次方大概是1.6,乘以那个基数是3万美元。如果能够这么顺利的发展下去,千人汽车保有量理论上能够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收入调整政策,未来我们要缩小收入差距,主要实现共同富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这些会使得有更多的人购买汽车。

  这是一个社会研究的人均划分,上边3个大概占5%,中间3个占18%,这23%的人现在基本都有车。下面一个是工人阶层29%,一个是农民阶层43%,这些部分没有车,这块普及是未来保有量的人群。我们收入政策很有利这个发展。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我们国家能够达到千人600辆,能不能达到还有一些制约因素。最主要的是限购,以美国为例,有我们这样政策的国家全球是不多的,这也是中国特色。

  大家看两张图,左边是人口密度,右边是汽车密度。这两个是反向关系,颜色越深代表密度越高,人口密度高汽车密度就低,所以纽约郊区人口密度很稀,千人保有量超过800。市区是不到100。我们国家限购所以就发生了变化,以为例,因为我们从2011年开始限购,如果不限购像密云、千人保有量600辆肯定是能够达到的,但是现在没有,他们还不到100辆,中心区千人300辆,本来密度该很高的地方汽车密度很低,这就出问题了,会影响我们千人汽车保有量。

  在一个国家,千人汽车保有量水平在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不一样。在目前阶段,绝大部分汽车的密度取决于人均收入,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地方,千人保有量就高。当每个家庭都买得起车的时候,决定汽车密度的就不是收入了,是人口的密度,它俩是反向关系。发达国家都是一样,我们现在这种情况的出现,比较担心更多城市限购,现在只有6个城市限购,如果更多城市限购的话,千人保有量肯定上不去。千人保有量上不去,城镇人口汽车总保有量就上不去,总保有量出事故汽车销售就低了,这是一个循环,是我们比较担心的。但不完全是负面,现在像通州的城市副中心,下一步雄安新区,都是可以把人口密度降下去的政策,现在省会城市也有,基本上省会城市省都在原来的地方,省很多外迁到更远一点的地方,这都是缓解政策。再加上现在的产业正在从一线向二线、三线转移,从大城市向小城市转。产业一转移,这些地方的收入就会增长,就会有更多的人买车。所以有一些积极因素。

  综合测算,能达到千人450辆,也就是每个人0.45辆汽车。在中国我们测算的,乘以14.5亿,就是6.3亿辆,除15就是刚才测算的。当然下一步另一个问题就来了,汽车保有量达到这么高的时候,2020年保有量就会成为全球第一。2009年是销量第一,2020年保有量会超过美国,成为第一。

  在这个情况下,如果我们都用传统车来普及,问题是很大的。我们看这张图,左边是汽车保有量,右边是石油消费量。大家一算就可以知道量是多少。石油国产是2亿吨,下边是国产,上边是进口,现在每年大概增加差不多3千万吨,就是汽车用油按现在的销量增上去,汽车用油每年增加3千万吨,这对未来是一个挑战。我是一直发展新能源汽车,但观点不是自主品牌弯道超车,大家已经看到了难度是越来越大。但是必须要发展,我觉得是油的问题,让老百姓要买车,要拥有汽车,你没这么多油怎么办?如果将来有20%的保有量是新能源汽车,那就是传统车剩4.8亿辆。我还是比较乐观,油不是问题,我们有解决方案了,就是新能源汽车。

  我觉得我们把重心全放在新能源汽车,这个政策应该做一些稍微的调整,应该对节油型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措施,只要能节油的都应该鼓励。因为这是一个政策,这有助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

  这个热度跟前边的预测是有绝对的关系,如果我们没有这么大的市场,未来没有这么大的增长空间,没有谁这么积极到中国来做这个事情。传统汽车也不会做,造车新也不会做,就是因为刚才的这个。但这里面又有独特因素,大家一般说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共享化,这四个之间有很密切的联系。

  1。电动化。这一块已经连续4年高速增长,2014、2015、2016、2017,这4年高速增长本质上是政策推动,三大政策:高危补贴、牌照优惠,里的配置资源,像公交车都是可以配置的。三大政策带来这么高的增长。我们看到除政策之外,也在发生一些积极变化,就是市场推动的作用在增长。

  大家看三张图,第一张图左边是乘用车跟商用车的百分比,大家看2011年、2012年,在第一轮期的时候,商用车占了大量的比重,2013年开始往后走,乘用车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到目前为止,乘用车基本占到3/4,这就是未来持续发展必须靠乘用车的原因,靠商用车是拉不起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

  第二张图左边是乘用车,里面2015年的时候单位用户占了57%,私人是42%,现在不一样,私人购买比重达到71.4%,主要是靠私人在买,这是第二张图。

  第三张图私人购买里边分限购和非限购城市,限购城市以前占70%,这种情况下能够带来新能源的量就会封顶,一年就那么多牌照。而现在看到了一个积极的变化,到今年的一二月份,非限购城市已经占到了60%了,到今年年底,非限购城市购买量能够达到私人购买的70%,这是一个积极变化。这就说明市场推动的因素在增强,当然这里边也有很大的政策因素,非限购城市买车最关心的点就是车便宜,都是小车,跟限购城市不一样。

  总的来讲是积极变化。下一步双积分政策马上出台,双积分政策出台之后,一个积极变化,就是关于新能源方面会有大量合资产品投放市场。这是大众原来的计划,可能会有变化,因为双积分延了一年,现在双积分不出,大家都不会那么积极,因为谁卖都赔钱,大家可能不太积极。但是双积分政策明年实施就会有的。

  从供给侧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在是自主跟自主竞争,下一步就会出现合资跟自主竞争,合资之间也会竞争。双积分政策是一个“双刃剑”,总量上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另外一个会对自主品牌的市场空间进行压缩。现在是6万辆,一个牌照基本都买自主的,合资一来估计得有百分之六七十,如果没政策,百分之六七十转到合资去,人不缺钱,大家都有钱,购买力很高。现在合资没有来都是自主,总的来讲对总量还是有积极的变化。

  未来电池的性能还会提高,成本会下降。这是我们统计的目前享受到政策补贴的目录内的车型。左边是平均的能量密度,在年年提高。右边是续航里程,算出2017年平均达到了288。现在新上的车基本都奔300,今年有很多的车会上到400以上,因为国家有政策,到了一定高度之后又有补贴,所以这也是未来的。

  另外,成本在下降。现在预测大概到2020年,一度电的成本降到900块。这是一个瓦时,一千个瓦时是一度电,2020年会到。如果一个车40度电,到时候3万6就够了,现在40度电要八万块钱,这不一样。现在很多车已经50多度电了,这个下降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家政策补贴退出之后的,全部补不可能,但是补贴很大一部分,这是电池成本在下降。这也是一个。

  未来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汽车功能的变化。现在大家就把汽车当交通工具。但是到未来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如果汽车成为一个高级智能移动终端,这个情况就会发生大的变化,这个速度就不可预期了。高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汽车,跟电动车是高度匹配的,传统车比较难。互联网化,汽车传统车没有问题,但是一旦智能化东西就不一样了,所以这里边我们国家看购车年龄层。

  预计到2027年,一百个买车人里边有7.2%个是00后,41.8%是90后。这俩加起来是49%,80后占到35.4%,这里边假如一半算85后,2027年能够占到70%。这些人对互联网、对新事物是高度接受的。所以这是一个大的变化,这都是对新能源汽车有利的因素。

  当然,我们说新能源汽车大的发展,现在还是比较线性的,将来比例上,新能源有可能占汽车的2.7%,商用车高一点2.8%,如果将来达到20%,逐步往后走还是有希望的。这是关于电动化。

  2。智能化与网联化。我觉得相比电动化来得会更快,为什么?假如都是按三个力量去侧重的话,新能源车力度可以说100%,但是企业的力量应该是在50%,特别是传统汽车企业。消费者的积极性就更低,大概会降到20%。

  假如的力度现在是80%,厂家的力度是90%,消费者力度可能更高,100%。这么一相乘,就是0.72,这个不一样。消费者对智能化跟网联化的接受程度远远高于电动车,不管限购不限购,不管哪些地区,城市、农村,消费者都很积极。实际上,从整车产业链上来讲,变化非常大,大家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就是智能和网联,消费者也很活跃,这是年轻化带来的。

  年轻化意味着什么?我们做了一个调查。90后的消费者未来看好汽车发展趋势的,64%的人看好智能化汽车,55%左右对新能源汽车看好,还有定制化共享。右边是对无人驾驶汽车感兴趣程度,越年轻接受程度就越高。90后44%的人接受,44%的人对无人驾驶汽车很感兴趣。

  我们国家新经济发展特别快,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全世界应用层面普及高,原创可能是少一点,但是应用层国家是高度普及,程度非常高。综合分析美国三大公司,欧洲三大公司,三大公司,法国两大公司,韩国基本现在是起亚独大,没有什么竞争。很稳定的格局,所以没有发起挑战。我们国家是按销量排的图,60万到80万有4家,40万到60万有4家,20万以下在生产的企业是54家,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一大批等着排队进批,还没有获批,那些加一块估计得有七八十到上百家,销量是在20万以下。

  这些企业不管是电动化、互联化、网联化、共享、新零售,有什么能对销量有帮助就干什么。这是我们产业结构带来的,别的国家不是这样的结构,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有大批小企业没进来,我们那些发展就非常快。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将来如果说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利好的话,就是将来新能源汽车竞争强度会远远高于传统车。传统车国家把牌照卡的非常死,新能源汽车的牌对松一点,这样竞争就会激烈。竞争激烈会带来新的变化,昨天去车展看了一圈造车新,变化太大,前两天参加威马的发布会,他们是制造加深度融合互联网,普及型汽车十一二万,我看了内部的质感非常的好,蔚来汽车是走中高端线,它是解决客户的痛点,走体验。大家看那个体验跟传统的汽车太不一样了,这是一个。昨天我又看了拜腾这个车,125厘米长,20厘米高,分成三块,真是敢想象。我觉得三四十个新能源汽车企业,每个企业都有对汽车的新认识,不知道谁会认识对,有一两家认识对了,200万就上去了,就会改变汽车的格局。

  未来国家汽车的变化会非常大。我觉得我们想挡都挡不住,小企业冲击,大企业就不得不做。这两天连续跟大的集团接触,每个企业基本都成立了新事业部,就是在研究新四化。昨天跟通用交流,他们说不做不行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造车新对我们的作用常大的,也许不一定成功几个,但是所有传统汽车企业里边,现在消费者不满意的点都会得到解决,他们都在学,说这个屏不错,奔驰E就来了。现在又有很多新东西出来,传统汽车又在学,我觉得未来整个国家汽车会非常的活跃,这个趋势变化还是很大的。

  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内容。我觉得未来我们中国一定是引领汽车产业发展潮流的,全世界的政策,各大公司的政策,大家都在做。未来一定是别的要融入中国,以前是我们融入世界,这次“新四化”是世界融入中国,谁不融谁就会受大的影响,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