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名家专栏> 文章内容

吴晓波对线年的中国“水大鱼大”

※发布时间:2018-11-8 4:36:3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10年前曾写作畅销书《激荡三十年》的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近日携新作品《激荡十年,水大鱼大》现身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上海举办的“潘谈会”,他与潘石屹、青年历史学者施展展开对话,从当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谈过去10年他们眼中中国的变化,当然也谈到了高考等近期社会热点话题,以及他们心中对“土”和“洋”的看法。

  10年前,中国没有微博微信,没有共享单车,也没有今日头条、滴滴、美团、快手、抖音,“到了2018年,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可能对很多年轻人来讲,日子是没办法过的”,吴晓波说,“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吴晓波说,当年写作《激荡三十年》时整个人都处于亢奋和激悦的状态,而现在写作《水大鱼大》的时候,“我的心情要复杂得多,因为中国不再是从零到一的时代。”

  “水大鱼大”,这近乎大白话的四个字,被吴晓波视作“神来之笔”,用来形容当下的中国最恰当不过,“听到‘水大鱼大’脑子会想起一个场景,就是水的规模不断扩大,水里面的鱼也在不断地扩大”。

  他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去日本,到了中午的饭点,“几乎所有银座的餐厅我都吃不起,只能吃一碗拉面,换算民币,大概30块钱,我一周的工资基本不见了。”而现在情况变成什么样了呢?“现在的日本零售商店里有两样东西是标配,必须有移动支付,必须有一个能讲中文的售货员,最好是中国人。”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上海举办“潘谈会”,和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青年历史学者施展展开对话,从当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谈过去10年他们眼中中国的变化。 供图

  一位20几年前移居日本的上海人说,现在回到中国最无法面对的就是自己以前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都这么有钱。而另一位曾经在日本驻沪总馆工作过的东京大学教授说,回到日本后,每天都有日本财团向他咨询中国经济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希望知道他们这些人能有什么机会。“你从这二、三十年的中日关系发展当中,会感受到中国的‘水大鱼大’在一个传统的日本人,或者是在一个二十多年前到日本居住的上海中,产生的矛盾和丰富的心情,”吴晓波说。

  来自外交学院的青年历史学者施展近期也推出了个人历史著作《枢纽》,在他的多角度观察与思考中,他对于中国崛起的时代语境理解是:“国家为了维持创新优势,必须要把其他外包,就外包给了中国,因此带来中国崛起。国家逐渐去工业化,中国则成为世界工厂。全球产业格局逐渐确定:为高端第三产业,中国为第二产业,其他非国家为第一产业。在此情况下,中国和构成第二三产业的循环,中国和非构成第一二产业的循环,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产业格局的枢纽。”

  刚刚结束的中国高考也成为三位大咖讨论的话题。在全国卷、上海卷、浙江卷、卷的选择时,潘石屹选择了上海卷的作文题《被需要》,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被需要的年代,谁都离不开谁”。吴晓波选了浙江卷的《浙江与浙江人》,他说:“浙江有一个‘四千’,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而施展则选择了全国卷的《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并当即作文梦见钱包被偷一段,拿“买房”一事调侃潘石屹。

  说到了高考,就很自然地谈到了人才,对于像潘石屹这样从甘肃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而言,他所奉行的理论是“宁要大城市的一张床,不要小城市的一套房”,“能到大地方去,千万不要到小地方去,小地方整个关系网,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不是很有利”,他说,“未来的上海,每个城市可能都会有五千万人,两个城市加起来一个亿,这里面的机会常巨大的。”

  说到“土”和“洋”的话题时,近来被人嘲笑为“很土”的潘石屹有自己一番独特见解:外面所有的事情都不知道,也不学习,没有知识,没有见识,这就是“土”。他认为,“洋”就是要全球化,一个人要全球化,一个企业要全球化,一个国家要全球化,“只有把你放在全球化的角度去考虑,你的境界才能宽,胸怀才能大,才能不‘土’。”

  而在吴晓波看来,“土”和“洋”就是在不同时代中,人审美意识的变化。比如说,过去明明是中国的家具工厂非要叫个“罗浮宫”让自己显得“高大上”,可是现在随着东方美学家具的不断增加,欧美的家具公司会请来中国的设计师,或者会请或法国的设计师来做中式家具,“过去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通过庞大的人口和土地优势,时间换空间,市场换技术,在那段时间,中国在整个审美上被或者被后来的日韩文化所控制,但在过去十年里面,中国公司本身的能力在不断增加,更多新中产阶层慢慢崛起,大家有了的意识,这就出现了大的迭代。”(完)